精彩病例讨论Case71(2):79岁,男。有主动脉瓣置换和CABG史,严重二尖瓣返流。外科手术系高风险
TiaraValveImplantationinaPatientWithPreviouslyImplantedMono-diskMechanicalAorticProsthesis
何国祥编译
第2场讨论
1、简要病史:
79岁,男。有2次外科手术史:年植入27-mmmono-diskBjork-
Shiley主动脉瓣,年接受CABG。因为严医院住院过。年接受CRT(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有肾衰竭、高血压、心房颤动。UCG显示为缺血性心肌病、严重二尖瓣返流。LVEF:30%,PASP40-50mmHg。EuroSCOREII:18%;胸外科手术计分估计病死率18%,心脏团队决定采用介入治疗(使用35mm的Tiara,并获得了瑞士联邦公共卫生办公室的同意。病人签署了同意书)。
胸部CT、经食道3D-UCG见图:
图1、胸部CT和经食道3-D超声心动图
2、上一次(第1次)讨论的问题:
(1)图1的表现:
A.Tiara瓣(NeovascInc,Richmond,BC,Canada);
B.3-D打印模型;
C.Tiara瓣植入前计划;
D.食道超声心动图显示Tiara瓣和左心室流出道(LVOT)和机械瓣。
(2)具体处理:
操作在杂交手术室(hybridroom)进行,全麻下,左第6肋间隙小切口,透视和3-DTOF持续引导Tiara瓣定位(图2A、B)。
图2A、B
植入后,显示瓣膜位置良好,无LVOT梗阻(图1D),3DTOE和透视下显示Tiara与机械主动脉瓣之间没有干扰(图2C-F).。操作时间分钟,术后无瓣周漏,跨瓣压梯度2mmHg,随访3个月,病人状态良好,NYHA心功能I级。
图2C-F
3、讨论与点评:
在已经进行TAVR的患者中,经导管植入Tiara二尖瓣的报告甚少。
植入的Tiara瓣的特征是D型,室间隔前下基底部较直、支架框架部分突至LVOT的支架瓣膜。这一特点可以降低LVOT梗阻的风险,也减少Tiara瓣与先前植入的机械主动脉瓣之间的机械性相互作用风险。
Video1截图
使用第一代mono-disk器械器材风险是很高的,因此,需要更谨慎。支架瓣的平行滑动可以通过正确地定位支架瓣膜位置而控制。
经导管的设备有时会在主动脉一侧移向左心房,导致Tiara瓣可能错位,而引起瓣周漏。根据经验,为了解主动脉瓣结够和LVOT解剖学,制定植入二尖瓣的最佳策略,3D打印模型是必要的。
4、此例出处:
SeminThoracicSurg■■:■■–■■?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