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反复发热,没想到竟是ldquo心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看似普通的发烧,不少人会选择在家观察,吃些退烧药贴上退热贴以待自愈,医院就诊求医。然而不仅仅是常见的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会引发发热症状一种隐匿却又致命的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同样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此时尽早就医排查是拯救生命的关键医院心外科主任张晓慎指出,今年以来,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翻番,免疫力低下、有基础性心脏病、个人卫生较差的人群出现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求医。

三次“反复”方就医

年仅20岁的花季少女小华(化名)在5个月前出现了一次反复咳嗽、咳痰,医院经过对症处理后有所好转,她也就不放在心上。然而1个月前,她突然出现反复发热,自行服用退烧药也没有丝毫好转,甚至体温最高达到了40℃!随后,持续5日的反复头痛也让她痛不欲生,她终于重视起了自己的病情,求医来到医院。在该院急诊检查显示,她的头颅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脏超声提示左心房有大量赘生物,二尖瓣腱索断裂、重度返流!CT提示患者的头颅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样的病情已经严重威胁生命,赘生物一旦脱落,极易发生全身多处血管栓塞,尤其是脑梗塞!”医院心外科主任张晓慎指出,这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表现,这种高危疾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不低,不及时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极大增加治疗难度,治疗效果也会打折扣。果不其然,小华经过急诊解除栓塞假性动脉瘤并施以积极的抗感染后仍出现发热,并出现二尖瓣返流的加重。于是张晓慎团队再次进行了亚急诊手术,手术在腔镜下进行,清除被细菌侵蚀的瓣膜及心脏内菌落形成的赘生物。手术过程顺利,不过,术后仍需予以足量、长程的抗生素治疗。张晓慎团队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通讯员供图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循血液途径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或临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并伴赘生物的形成。其中发热、贫血及皮肤黏膜的瘀点瘀斑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个病主要是细菌引起的,可能引起患者反复发热、心功能不全甚至感染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人的心脏在结构上有四个瓣膜,分别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我们的心脏是一个血泵,主要功能就是负责把血泵到全身供给各个脏器,心脏的瓣膜就是血泵的阀门,作用是保持血流向既定单方向流动。如果有赘生物停留在心脏瓣膜上,就会造成心脏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回流。赘生物的意思是多余的、额外的、本不应该存在的新生物。出现在心脏里的赘生物,是由细菌、细胞、纤维素等混合形成的。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多凶险?

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个病的知晓率不算高,但实际上,它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在我们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细菌在体内的繁殖,赘生物会不断扩大,严重时会吞噬瓣膜,导致穿孔、瓣叶缺失。成批的细菌还会随着血流散播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分泌的毒素也会扩散到全身,引发非常严重的感染。赘生物如果从心脏脱落,则可能沿着血管跑到全身,一不小心就可能堵住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血管,危及生命,甚至导致猝死。可见,感染心内膜炎是十分凶险的。

这种病正逐渐年轻化

张晓慎介绍,包括小华、老赵在内,近期科室已经陆续收治了好几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各年龄段都有,有男有女。除了发热之外,他们分别还有头痛、心悸等症状发生。”他说,还有一名大学毕业没多久从事IT行业的小伙子,因长期熬夜抵抗力降低,也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今年以来,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多,数量翻了一番。”张晓慎告诉记者,心脏感染所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近年来,群众的生活作息习惯改变及运动时间的减少,亚健康状态群众越来越多,这种状况下也会增加的感染的风险。张晓慎指出,因此,近年感染性心内膜炎除了数量上有增多趋势以外,在年龄结构上也有年轻化倾向。

不明原因发热需警惕

“疾病是不讲人情的,无论是健壮的青中年,还是体弱的老年人,都有机会感染心内膜炎,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是预防和战胜它的重要前提。”针对这个疾病,张晓慎做出如下两个重要提示:1.一个共同点——发热!张晓慎介绍,这些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热!而且,绝大部分病人都是反复发热,很多病人回想自己的生病经历,都是发热时好时坏,看医生或吃药当天,感觉身体好点,但等烧退了没几天又重复出现类似症状,如此反复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2.这几类人特别不能掉以轻心第一类人是免疫力差的青壮年,部分年轻人“透支”了身体,又自恃年轻忽视身体健康,反而容易给细菌一个可乘之机。“特别是那些年纪轻轻就出现不明原因的脑梗塞的病人,比如说20多岁的人很少有脑梗塞,如果你才20多岁,忽然出现了脑血管意外,就要考虑是不是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而导致血栓脱落造成的。”张晓慎说。第二类人是有基础心脏病的病人,这类人中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保守治疗,他们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数倍。“免疫力低下、有基础性心脏病和个人卫生较差尤其是口腔卫生差的人群,容易被感染性心内膜炎‘盯上’。”张晓慎说。不及时治疗,后果很严重张晓慎表示,感染性心内膜炎如果及早得到恰当的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但实际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不低,这是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很多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在疾病初期没有及时就医,甚至不少病人已经到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出现严重并发医院就医,这就严重加大了治疗难度,治疗效果也会打折扣。”张晓慎表示,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其实很高危,“如果不及时治疗,瓣膜赘生物掉下来很容易中风,很多病人容易全身栓塞,有一部分病人直接就脑栓塞了。另外,瓣膜关闭不全还会引起急性心力衰竭。”他介绍,治疗上,原来倾向于先抗感染,再考虑做手术,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发现如果赘生物太大,单一的药物抗感染作用有限,必须去掉病灶。“所以,现在一旦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除了个别症状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继续观察外,都建议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尽早手术。”张晓慎提醒,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地慢性的反复的发热,同时还伴有一些心衰症状,如心跳快、气促等,就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做好这三点预防

拒绝透支身体。熬夜、过度疲劳都会让身体免疫力持续下降。在生活上应做到劳逸结合、适当运动。

及早治疗原发病。门诊上遇到不少有明显不适且有明确心脏疾病的病人,因顾虑而拒绝手术,最后不但不适逐渐加重,而且继而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面临更大的风险。

如果出现反复发热,及早到拥有心脏中心(包括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医院就诊,及早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来源:综合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医院(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更多精彩

36岁男艺人家中不幸身亡!这些隐藏风险一般人不会注意,却很致命!千万注意

女子想“剁下自己胳膊!”医生竟从身体挤出“牙膏”!这是什么怪病?

35岁妈妈早衰掉发,竟是这个“好习惯”,医生:想长命就别“作”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zz/106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