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心脏像‘握着的拳头’,而你的心脏慢慢地像‘充了气的皮球’。”在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王教授对从远道而来的李先生这样描述病情。
今年37岁的李先生,目前开办了学校,亲自带高三的毕业班。12年前,他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晕倒在地,接着被查出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历时12年,他一直在苦苦寻找救治疾病的方法,曾在沈阳、北京等多地辗转就医,但病情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近半年,因为工作劳累,李先生明显觉得病情加重,有时候给学生上完课,就会感到胸闷、气短,心脏舒张末期内径更是从75mm增大至90mm。李先决定来杭州试试,他来到浙二国际医学中心就诊。
“一般来说,45岁以下患这种病的病人,平均生存期超不过五年。”王教授在了解了李先生的病情后如实说。经过详细问诊及体格检查后,王建安教授开出了心电图、心脏B超等相关检查,并亲自到心超检查室,评估患者的心脏结构、心功能及二尖瓣反流程度,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病情。“扩张型心脏病的治疗,不仅在于药物和器械的治疗,更重要的基础治疗取决于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有效控制。”王教授说。进一步的检查显示,李先生的心脏变大、心肌变薄,心脏肌肉力量不够,收缩无力。王教授打比方,正常人的心脏却像“握着的拳头”,而李先生的心脏慢慢地像“充了气的皮球”。
除了调整用药剂量外,王教授特别强调要改变生活方式,“限制体力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动作要慢,可以慢慢散步,因为心脏的损伤程度一旦向前就很难恢复,情况恶化后,几乎是不可逆的,所以维持现有的心脏功能,防止进一步恶化很重要。”不仅如此,王教授还提醒李先生在饮食方面也需格外注意,“不能饮酒、喝浓茶、咖啡,不能吃得过饱,要多吃软质的食物,不然肠胃负担太重,对心脏也不好。”此外,王教授还建议李先生安装除颤器,在发生紧急情况而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及时的电击,达到抢救生命的目的,必要时考虑予以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或者进行心脏移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