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

内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

1.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咳嗽反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

2.咳痰:借助咳嗽排出痰液的动作。

3.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适感,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4.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5.重症哮喘:指严重哮喘发作持续在24h以上,经一般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不能缓解者。

6.体位引流:是根据患者肺部病变部位,将其安置于适当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的方法,又称重力引流。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8.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出院后48h内发生的肺炎。

9.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肺炎球菌引起的急性肺泡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以上。

10.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肿瘤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头面部、颈部、上肢水肿,胸前部淤血、静脉曲张。可伴有头痛、头昏或眩晕。

11.Horner综合征:常由位于肺尖部的肺上沟癌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表现为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有时压迫臂丛引起以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的烧灼样疼痛。

12.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3.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病发生左心和(或)右心功能不全时,患者自觉空气不足、呼吸困难、出现发绀、端坐呼吸,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4.心源性晕厥:是指因心脏疾病引起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突发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15.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16.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冲动形成暂停或中断,导致心房及心室活动相应暂停的现象,又称窦性静止。

17.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心血管综合征。

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19.稳定型心绞痛:也称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20.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21.恶心:为一种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呕的感觉。

22.呕吐:是指胃强烈收缩迫使其内容物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

23.腹痛:是腹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某些因素(消化器官的膨胀、肌肉痉挛、腹膜刺激、血供不足等)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疼痛和不适感。

24.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

25.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少、干结、排便费力等。

26.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发黄的现象。

27.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

28.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化学性炎症反应。

29.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30.肾性高血压:是由于肾实质性疾病所致的血压升高,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

31.尿路刺激征:由于膀胱颈或三角区受到炎症或理化因素刺激而发生痉挛,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不尽感,称为尿路刺激征。

32.慢性肾衰竭:简称肾衰,是指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缓慢发展,肾单位逐渐硬化,数量减少,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33.急性肾衰竭:也叫急性肾损伤,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功能快速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氮质废物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伴有少尿。

34.出血倾向:指止血和凝血机能障碍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种表现。

35.身体外形的改变:是指面容、体形、体态、毛发、皮肤、黏膜色素等异常改变。这些改变与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及部分代谢性疾病有关,是一组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形态的临床征象。

36.Graves病又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

)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疾病。

37.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而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38.嗜睡:患者处于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刺激一旦去除,继续入睡。

39.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经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唤醒后,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刺激停止,很快入睡。

40.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41.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全身多个脏器。

42.自发性气胸:由于肺实质和脏胸膜破裂而引起的胸膜腔内有空气存在。

4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异常。

44.窦性心律: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率。

45.房室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的主动性异位心率。

46.房颤:由于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出极快而不规则的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的乱撞。

47.心肌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肌病导致心肌机械和(或)心电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心室肥厚或扩张。

48.肾性水肿:是肾脏疾病导致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在组织疏松部位引起不同程度的水肿,如眼睑、颜面、外阴等,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简答:咳嗽患者常用的护理诊断

①清理呼吸道无效

②有窒息的危险

促进有效排痰方法

①有效咳痰

②湿化呼吸道

③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④体位引流

⑤机械吸痰

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胸部叩击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的患者。

胸部叩击法:患者取侧卧位,医护人员两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拍胸壁,振动气道,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促进痰液排出。每侧肺叶反复叩击1~3min。或指导患者双侧前臂屈曲,俩手掌置于锁骨下,咳嗽时用上前臂同时叩击前胸及患侧胸壁,振动气管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效率。

呼吸困难的程度:

①轻度,与同龄健康人一样行走,但不能登高上台阶;

②中度,能平地缓步行走,需不断休息;

③重度,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因分为以下临床类型:(判断类型)

①普通感冒

②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③疱疹性咽峡炎

④咽结膜热

⑤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要点:

①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使患者脱离应原接触。

②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③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

支气管哮喘病人典型表现:

①呼吸性呼吸困难,严重者被迫坐起或呈端坐呼吸,伴有哮鸣音。

②喘鸣,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情绪波动后迅速发作。

③咳嗽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1.一般护理:①环境与体位②饮食护理③口腔与皮肤护理

2.病情观察:哮喘常在夜间发作

3.对症护理:①氧疗护理②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4.用药护理

5.心理护理

6.健康教育

慢支的诊断要点:

①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心、肺疾病时,可做诊断;

②如果每年发病持续时间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胸部X线检查、呼吸功能异常等客观依据者,也可诊断。

肺气肿患者的氧疗护理:

①用氧原则:氧疗是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

②氧疗有效指标:吸氧后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发绀减轻,心悸缓解、活动耐力增加或动脉血PaO?达到55mmHg以上,PaCO?呈下降趋势。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痰液静置后出现分层的特征:上层为泡沫;中

层为脓性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2)反复咯血(3)反复肺部感染体征(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注意:胸片:支气管特征性表现:“轨道样”和“卷发样”阴影(“落雪征”)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

支气管扩张的对症护理

(1)促进排痰:①指导有效咳嗽和正确的排痰方式

②采取体位引流者需依据病变部位选择引流体位,使病肺居上,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于痰液流出。一般于饭前1小时进行。引流时配合胸部叩击,提高引流效果。

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

①诱发因素:发病前常有淋雨、受凉、疲劳、醉酒等诱因。

②全身症状:起病急骤,畏寒或寒战、高热,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呈稽留热。

肺炎病人常用护理诊断:

①体温过高:畏寒或寒战、稽留热与细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

②疼痛:胸痛胸部刺痛、咳嗽时加剧,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③气体交换受损:呼吸急促、重者发绀、PaO?降低与肺部炎症导致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④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肺炎病人的高热患者

①畏寒、寒战时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被褥;

②高热时以采取酒精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为宜,使体温逐渐

下降;

③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防止大量出汗和虚脱;

④热退出汗时,及时协助擦干、更换衣服和被褥,避免受凉。

⑤若高热患者出现明显腹胀,可采取腹部热敷或肛管排气,避免压迫膈肌,影响肺气体交换。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后面的了解就可以)(1)全身症状:发热最常见(多为长期午后低热,最典型)、乏力、食欲减退、盗汗、体重减轻,育龄女性可有月经失调和闭经;(2)呼吸系统症状:夜间咳嗽、咳痰(最典型)、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阳性:目前采用的结素为纯蛋白衍化物(PPD),取0.1mL结素稀释液在前臂掌侧做皮内注射,经48~72h测量皮肤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span=""20mm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反应。结核菌试验阳性仅表示曾有结核感染或接种过卡介苗,并不一定出现患病。3岁以下儿童强阳性提示活动性肺结核。5.肺结核的临床分型、各型主要特点(P52):(1)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症(2)血型播散型肺结核(3)继发型肺结核:成人中最常见的肺结核类型分为浸润性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结核球。(4)结核性胸膜炎

(5)菌因肺结核: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阴性的肺结核

诊断依据:痰结核菌PCR和探针检查阳性。

肺结核的化疗作用:

①杀菌,以迅速控制疾病,痰菌转阴;

②防止耐药,以保持药效;

③灭菌,以杜绝或防止复发。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类:

①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多见于老年男性吸烟者,以中央型肺癌多见。腺癌多见于女性。

②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癌细胞生长快,远处转移早,恶性度高,本型对放疗和化疗比较敏感。

肺癌(肿瘤)的临床表现:

①咳嗽: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干咳

②咯血:多见于中央型肺癌多表现为痰中带血大血管受侵蚀时,可引起

大咯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皮肤分度:

放射照射后,皮肤损伤分为3度。

①一度:红斑、有灼烧感和刺痒、继续照射由鲜红渐变为暗红,有脱屑,称干反应。

②二度:高度充血、水肿、水疱,有渗出、糜烂,称湿反应。

③三度:溃疡或坏死,深达真皮层,难以愈合。

自发性气胸病人的临床分型

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②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③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P67内容看会

①引流装置的位置:

②引流管长度与固定

③持续引流系统密闭

④持续引流通畅

⑤患者体位与带管活动

⑥预防感染

⑦观察与记录引流量

⑧拔管及注意事项

呼吸衰竭病人的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常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重要依据。呼吸衰竭时,PaO?span=""60㎜Hg、PaCO?50㎜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span=""75%。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时,PHspan=""7.35为代偿性酸中毒,PH7.45为代偿性碱中毒。

呼衰的分类:

①按动脉血气分析:I型呼衰仅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即PaO?span=""60㎜Hg、PaCO?降低或正常,见于换气功能障碍的患者。

II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即PaO?span=""60㎜Hg、PaCO?50㎜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②按疾病发生的急缓:分为急性呼衰和慢性呼衰

③按疾病的发病机制:泵衰竭、肺衰竭

呼衰的临床表现:

①发绀:是缺氧的典型症状,是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现。

②精神神经症状:随着二氧化碳潴留的加重,引起呼吸中枢受抑制,发生肺性脑病。

呼衰患者的合理给氧护理

①氧疗原则: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min)持续给氧。对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

②在缺氧伴高碳酸血症的慢性呼衰患者,其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差,此时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

③若吸入高浓度氧,PaO?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了缺氧的刺激,其结果是患者的呼吸变慢变浅,肺泡通气量下降,PaCo?随即迅速上升,严重时可陷入二氧化碳麻醉状态,病情加重。在使用呼吸兴奋药刺激通气或使用辅助呼吸机改善通气时,吸入氧浓度可稍高。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心源性呼吸困难类型:(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难类型)

护理过程中严防急救性肺水肿发生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也是病情最轻的一种。

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③端坐呼吸:为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心衰的诱因: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诱发心衰的重要因素心衰的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2.心脏负荷加重:①压力负荷(也称后负荷、收缩期负荷)

②容量负荷(也称前负荷、舒张期负荷)

慢性心衰患者的对症护理P

①呼吸困难护理

②水肿护理

慢性心衰患者的用药护理:

患者眼前出现黄色、绿色则为洋地黄类中毒神经中毒。

(一)洋地黄类药物

1.用药注意事项:①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易发生过量而中毒,应

按时、按医嘱剂量给药;

②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如

冠心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对

洋地黄较敏感,需谨慎应用,加强观察。

③不要与奎尼丁、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胺碘酮、钙剂

等药物合用,以免增加药物毒性。

④静脉给药时,用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5min,

边推边观察心率、心律等病情变化。

⑤给药前后,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乏力、色视等、

听心率、心律,测脉搏。

2.常见药物毒性反应:

①各类心律失常,常见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或三联律,其

他如房室期前收缩、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②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③中枢神经症状,如视物模糊、黄视、倦怠等。

3.服用时,以下变化提示中毒:

①前无后有,服药前无上述洋地黄毒性反应,服药后有。

②节律变化,心律从规则边不规则或从不规则突然变规则,心率过快

或过慢等。

③辅助检查异常,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洋黄浓

度异常增高。

4.药物毒性反应处理:

①早期诊断、及时停药是治疗的关键。

②补充钾盐,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停用排钾利尿药。

③纠正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首选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缓慢

性心律失常者用阿托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心源性晕厥时,

已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二)利尿药:

1.药物毒性反应:口服补钾时,饭后服或将水剂与果汁同饮,减轻胃肠

道不适。静脉补钾时,液体含钾浓度不超过0.3%。

2.用药注意事项:

①除非紧急情况下,利尿药尽早白天给药,以早晨或上午为宜,避

免晚上用药,以免患者因排尿频繁而影响睡眠和着凉。

②静脉用药先稀释,再缓慢注射;肌肉注射宜深部位注射。

③合理饮食,单独使用排钾利尿药,用药量不大时,从食物补钾即

可,如豆类、瘦肉、韭菜、橘子、红枣等。

④观察水肿有无消退,气急有无好转,尿量有无增加。左心衰的症状:临床症状病理生理基础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减少为主①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②咳嗽咳痰和咯血:肺水肿时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③心排血量减少症状右心衰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基础为体循环淤血所致

①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竭最早出现的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则更具特征性。

②水肿:是右心衰竭的主要表现。

急性心衰临床表现;

①发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②患者呼吸频率达30~40次/min,端坐呼吸、伴恐惧、窒息感,有濒死感。

③同时频繁咳嗽,严重时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④发病开始可有一过性血压升高,病情如不缓解,血压持续下降直至休克。

急性心衰抢救配合与护理原则;(后面的了解就好)

*急性左心衰竭时,缺氧和极度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应积极而迅速的处理。①病情检测

②体位:立即采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③给氧:立即给予高流量(6~8L/min)鼻导管吸氧,同时在湿化瓶中加入50%的酒精,有助于消除肺泡泡沫表面张力,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以防出现脏器功能障碍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④配合用药:迅速开放两条经脉通道,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1.吗啡:镇静、降低心率,扩张小血管,减轻心脏负荷;2.快速利尿剂:减少血容量3.*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后负荷。硝普钠,静脉滴注硝普钠时,避光滴注,因硝普钠对光敏感。P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

①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0.12~0.20s

③PR间期之差span=""0.12s

P~P心率失常患者的护理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归纳为五类,即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表P

直立性低血压的护理P

①向患者讲解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头低足高位,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脑部血流量。

②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服药后要立即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如临睡前服药,在夜间起床排尿时尤应注意。

③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防止体位突然改变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长时间站立导致晕厥。

④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更不宜大量饮酒。

⑤外出活动时,有人陪伴,防止晕倒致外伤。

冠心病临床分型

①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②心肌梗死:冠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坏死

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管腔狭窄和(或)痉挛。

②发病机制:由于冠脉血液供求发生矛盾导致心绞痛。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P

①部位: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有放射痛。

②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

③诱因: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

④持续时间:3~5min内逐渐消失

⑤缓解方式:停止活动后既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酯类制剂);

心绞痛急性发作处理(治疗要点/发作时治疗)P

①休息:停止活动后既消除

②药物治疗:宜选用作用快、疗效高的硝酸酯制剂。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片,0.3~0.6mg,舌下含服。(如要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则要注意滴速)

心梗患者的辅助检查

①心电图检查:急性期可见异常深、宽的Q波(反应心肌坏死),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反映心肌损伤)及T波倒置。心电图演变过程ST段回基线水平,T波倒置加深呈冠状T,此后逐渐变浅、平坦,部分可恢复直立。Q波大多永久存在。

②实验室检查: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指标。有参考价值的心肌酶:如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PK、CPK-MB)起病后6h升高,24h高峰,3~4d正常;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6~12h内升高,24~48h达高峰,3~6d正常;乳酸脱氢酶,8~10h高,2~3d高峰,1~2周正常。

心梗患者的护理措施P

1.急性期护理①休息与活动

②饮食护理

③吸氧

④排便护理

2.病情观察

3.用药护理①观察药物治疗及不良反应②溶栓护理:

4.心理护理

5.健康指导

间接判断血栓是否溶解

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h内回降50%;

②胸痛2h内基本消失

③2h内出现在灌注性心律失常;

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线(14h以内)

心尖瓣膜病的并发症①心房颤动:是二尖瓣狭窄最常并发的心律失常

②急性肺水肿:最严重的并发症

③血栓栓塞

④右心衰竭

⑤肺部感染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

①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

③中毒症状明显

④感染迁移多见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

①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

②病程数周或数月

③中毒症状轻

④感染迁移少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周围体征(临床表现)

①淤点

②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

③Osler结节

④Rothe斑

⑤Janeway损害

心肌病的治疗要点

①扩张型心肌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应慎用

②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禁用硝酸酯类药物心绞痛与心梗二者疼痛的鉴别要点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恶心与呕吐的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①饮食与补液护理:供给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少量多餐。禁食或有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时,遵医嘱静脉补液。

②口腔护理

③病情观察

④用药护理

⑤心理护理

⑥其他

2.有窒息的危险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护士应在床旁陪伴,协助其采取合适的体味。病情轻者取坐位,病情重及体力较差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如有少量呕吐物呛入气管,轻拍其背部促使呕吐物咳出,量多时应迅速用吸引器吸引。

腹泻常见原因:(可能不是)

①胃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酸缺乏等。

②肠道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肠功能紊乱等非感染性疾病。

③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癌等。

④肝胆疾病,肝炎、肝硬化、胆道感染、胆石病等。

⑤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神经官能症、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腹泻患者的用药护理

①口服补液要少量,多次,注意液体保温。

②可在口服药中加入少量果汁或柠檬汁

③静脉补液应注意输液速度的调节,特别是老年人输液室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肺水肿。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的比较

疼痛特点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

疼痛部位

上腹部或剑突下偏左

上腹部或剑突下偏右

疼痛时间

多发生于餐后0.5~1h,至下次进餐前自行缓解

多发生于餐后2~3h,至下次进餐后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午夜痛

疼痛性质

烧灼感或痉挛感

烧灼感或饥饿感

疼痛规律

进食-疼痛-缓解

疼痛-进食-缓解

与进食关系

餐后痛、饱餐痛

餐前痛、空腹痛、夜间痛、饥饿痛

胃炎患者的饮食护理

①以少量多餐为饮食原则,细嚼慢咽,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摄入生、硬、煎、炸、油腻等不易消化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饮烈性酒等。

②胃酸分泌高者避免进食酸性、多脂肪食物。

③患者用注意饮食卫生。

胃炎患者的健康指导

①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慢性胃炎的病因和诱因,了解饮食在疾病预防的作用,熟悉所用药的基本知识,学习简单自护方法。

②生活指导:指导缓解和控制情绪、行为的方式。鼓励患者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

③用药指导:按时正确服用药物。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减轻不良反应的方法。

④检查及复查指导:向患者解释胃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及配合要求,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①出血:最常见

②穿孔:最严重

③幽门梗阻

④癌变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护理P

①饮食原则:应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过饱、餐间零食和睡前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规律。

②主食应以面食为主,或软饭、米粥替代,适量蛋白质和脂肪,如脱脂牛奶,宜在两餐之间饮用,不宜多饮。

③避免食用机械性刺激性强的食物和化学性刺激性强的食物。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用药护理:P

①抗酸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餐后1h服用和睡前服用

②H?受体拮抗剂,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

③奥美拉唑

④硫糖铝进餐前1h服用

⑤前列腺素类药,孕妇禁用

⑥枸缘酸铋钾

健康指导消化性溃疡P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P

①代偿期肝硬化

②失代偿期肝硬化

⑴肝功能减退: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与贫血

⑵门静脉高血压症(所致全身多系统症状和体征)

?脾大伴脾功能亢进

?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1.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

2.腹壁与脐周静脉曲张

3.痔静脉曲张

?腹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肝硬化的并发症(体征)P

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②肝性脑病:最严重并发症,死亡原因之一

③感染

④原发性肝癌

⑤肝肾综合症

⑥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⑦门静脉血栓

⑧肝肺综合征

肝性脑病的常见明显诱因

①低血容量和缺氧:如大出血休克、使用大量排钾利尿药、腹腔放液、呕吐等。

②药物使用不当,如使用安眠镇静药、麻醉药等。

③氨产生吸收过多,高蛋白饮食、上消化道出血、便秘、感染、低钾性碱中毒等。

④肠源性氨直接进入体循环,门体分流,门、肝静脉血栓致血管阻塞等。

⑤其他,原发性肝癌等。

注意:血氨来自肠道、肾和骨骼肌生成的氨。

肝性脑病各期临床特点

分期

主要症状

体征

脑电图EEG

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可引出

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椎体束征阳性

特征性异常

三期(昏睡期)

昏睡和精神错乱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高,椎体束征阳性

明显异常

四期(昏迷期)

浅昏迷、深昏迷(不能被唤醒)

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增高,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

明显异常

肝性脑病昏迷患者的护理P

①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15~min测一次并做好记录。记录对呼唤、疼痛等各种刺激的反应程度,有无循环障碍

②病室应安静,空气新鲜。经常保持通风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和呕吐物。

④急性发病者禁食2~3d。病情稳定后给予鼻饲。

⑤做好口腔护理,3~4次/d,取出活动的牙齿。

⑥建立静脉通路,即是合理用药。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①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水肿型腹痛一般3~5d后缓解。坏死型腹部剧痛持续时间较长。

②恶心、呕吐及腹胀: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③发热:中度以上发热,持续时间为3~5d

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有显著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

⑤低血压和休克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体征

①轻症急性胰腺炎:多数有上腹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有肠鸣音减弱

②重症急性胰腺炎: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腹肌紧张,全副显著压痛和反跳痛。少数患者由于胰酶或坏死组织液沿腹膜后间隙渗到腹壁下,致两侧腰部皮肤呈暗灰蓝色,称Grey-Turner征,或出现脐周围皮肤青紫,称Cullen征。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P①禁食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多数病人需禁饮禁食1~3天,

②症状逐渐缓解后,进食少量无脂、低蛋白、低糖流质食物。病情好转后,改为低脂流质食物。

③忌食油腻性食物或高脂肪食物。

体位护理:取弯腰、前倾坐位或屈膝侧卧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措施中的一部分)P

①严密监测: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神志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留置导尿管,测每小时尿量

②病情观察:1.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提示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2.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则提示血液灌注好转。

③判断出血量:1.一般出血量在5mL/d以上,粪便颜色不变,潜血试验为阳性;

2.50~mL/d以上出现黑便;

3.胃内蓄积血量在~mL引起呕血。

④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消化道出血程度

分级

失血量

轻度

占全身血量10%~15%,成人失血量<mL

中度

约占全身血量20%,成人失血量~0mL

重度

占全身血量30%以上,成人失血量>1mL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形成肾源性水肿的主要原因(主要分类)P(1)肾炎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水、钠重吸收相对增多,导致的“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同时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颜面开始,高血压表现)(2)肾病性水肿:发生机制: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出现水肿。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①水肿

②大量蛋白尿

③低蛋白血症

④高脂血症

糖皮质激素应用时注意事项

①起始用量要足

②撤减药时要慢

③维持用药要久

尿培养标本采集

①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以上),并取清洁、新鲜的中段尿送检。

②在应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5d后留取尿标本。

③严格无菌操作

④尿液应在1h内做细菌培养

肾衰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贫血是尿毒症患者必有的症状

①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

②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③造血因子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

④血透时失血或各种出血或频繁的抽血检查

⑤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等。

急性肾衰竭维持期的治疗

1.维持体液平衡

2.高钾血症治疗

3.透析疗法:透析指征为①心包炎和严重脑病

②高钾血症

③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④液体负荷过重而利尿药无效

⑤少尿及无尿

⑥严重的钠代谢紊乱和高热。

4.其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高钾血症治疗

①钙剂:10%葡萄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5min)

②11.2%乳酸钠或5%碳酸氢钠~mL静脉输液

③50%葡萄糖溶液50~mL加普通胰岛素6~12U缓慢地静脉注射

④口服聚磺苯乙烯15~30g,每日3次。

急性肾衰竭的常用护理诊断

①营养失调

②体液过多

③活动无耐力

④有感染的危险

⑤潜在并发症

缺铁性贫血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2.铁吸收障碍

3.铁丢失过多

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

①周围血液检查: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②骨髓检查:骨髓涂片染色示骨髓细胞外铁消失为缺铁的可靠诊断方法。

③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蛋白(SF)可准确反应体内贮存铁的情况,低于12μg/L,可作为缺铁的依据。

第七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

甲亢患者的饮食护理

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尤其是复合维生素B)及矿物质的饮食。

②饮水0~0mL/d,补充出汗、腹泻、呼吸加快等

③禁止摄入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

④勿进食增加肠蠕动及导致腹泻的食物,如高纤维食物等。

⑤避免食用含碘丰富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体重下降

①多尿、烦渴、多饮

②善饥多食、消瘦

③皮肤瘙痒

④四肢酸痛、麻木

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①低血糖反应

②胰岛素过敏

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④水肿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护理诊断

①皮肤完整性受损

②慢性疼痛

③口腔黏膜受损

④焦虑

⑤潜在并发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措施P

1.一般护理

①休息与体位

②护理饮食

③口腔护理

2.病情观察

3.对症护理

4.用药护理

5.心理护理

6.健康指导①疾病知识指导②生活指导③用药指导④自我监测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关节表现,主要侵犯小关节

①晨僵

②痛与压痛

③肿胀

④畸形

晨僵的护理关节的保护P

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肌力分级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肌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体重,即不能抬起。

3级:肌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肌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5级:正常肌力

脑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①无法干预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气候等。

②可干预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及酗酒、高血脂症等。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若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三凹征)。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干性咳嗽;咳嗽伴有咳痰称湿性咳嗽。

体位引流的位置选择:原则是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根据咯血量不同,分为痰中带血;咯血量mlmL/d或一次咯血量mL为大量咯血。

小量咯血者静卧休息,大量咯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去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饮食护理)大量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者或大咯血停止后,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

氧疗护理:合理的氧疗是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70%~80%由病毒引起。

支气管哮喘其炎症通常引起可逆性的呼吸道阻塞症状。

支气管哮喘病人先兆表现:哮喘发作前常有干咳、呼吸紧迫感、连打喷嚏、流泪等。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反复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种。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

慢支治疗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祛痰、镇咳、平喘)为主。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情程度

病情程度

临床表现

脉率等

血气分析

支气管舒张药

轻度

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可平卧,说话可连续成句,步行或上楼梯时气短

心率<次/分钟

基本正常

能被控制

中度

轻微活动后即感觉气短,需要做起才能正常呼吸,说话断断续续,精神状态可,偶有焦虑和烦躁

~次/min

PaO?60~80mmHg,

PaCO?span=""45mmHg

仅有部分缓解

重度

喘息持续发作,日常生活受限,休息时亦喘,端坐前弓位,大汗淋漓,常有烦躁和焦虑

明显增快,有奇脉,发绀

PaO?span=""60mmHg,

PaCO?45mmHg

无效

危重

不能讲话,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时哮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胸腹部矛盾运动

次/min或脉率徐缓不规则,血压下降

PaO?span=""60mmHg,

PaCO?45mmHg

无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占80%~90%(病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上以右心衰为主。

细菌性肺炎,如肺炎球菌肺炎最为常见。

结核菌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肺结核化学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常用抗结核药及其主要不良反应P54分类:全杀菌剂、半杀菌剂、抑菌剂

肿瘤局部扩展的表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

氧疗是改善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一般将PaO?span=""60㎜Hg定为氧疗的指标。肺炎按解剖部位分类P43

肺癌患者的病情观察P60

案例分析:窒息的抢救,配合咯血的量。(12页)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代谢废物带走。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心悸、心源性昏厥和心前区疼痛等。

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为右心衰竭。

右心衰患者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

心源性水肿患者摄盐量在5g/d以下为宜。一般入水量限制在1mL/d以内。

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心悸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情成正比,避免左侧卧位。

心源性昏厥临床上最严重的为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患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6~8L/min,通过20%~30%乙醇湿化,使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以利于改善肺泡通气,一般心脏患者给予中等流量给氧,2~4L/min;肺心病患者,则应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1~2L/min

控制输液速度:一般控制在40滴/min以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控制在30滴/min以下,防止加重心脏负荷。心功能分级(NYHA,年)

心功能分级

依据及特点

I级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

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I级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即引起上述症状,休息时间较长后方可缓解

IV级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毛花苷C(西地兰):稀释静脉注射

心衰患者饮食护理:限制钠盐摄入,减轻水肿等症状,轻者钠盐摄入量在5g/d以下,中度者摄入量为3g/d,重度者控制在1g/d以下;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标准

病史和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1级

高血压2级

高血压3级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极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极高危

高合并糖尿病或临床并发症

极危

极高危

极高危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密切相关。

心肌梗死患者:尽快解除患者疼痛,常用哌替啶或吗啡肌肉注射。

临床上最常见的瓣膜病为风湿热所致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

风心病最常累及的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较少被累及,而肺动脉瓣病极少见。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同时受累,称联合瓣膜病。

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

确定和定量诊断二建瓣狭窄的可靠方法是超声心动图。

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出现周围血管征。并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

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治疗:积极防治呼吸道链球菌感染。

血培养是诊断感染性心膜炎的最重要方法。

青霉素是心膜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扩张性心肌病伴有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病患者的症状:后期出现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是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急性剧烈腹痛诊断未明时,不可随意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健康指导:腹痛病因不明前禁止服用任何事物、水,禁止服用药物,以及采取按摩、针灸等方法镇痛,以免掩盖或加重病情。幽门螺杆菌感染(Hp)是慢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

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是慢性胃炎诊断的关键。

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部位。其临床表现特征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

Hp(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及复发因素,Hp常寄生于胃黏膜,引起胃黏膜自我保护屏障作用下降,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胃镜检查为消化性溃疡最有价值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胆道结石;诱因:暴饮暴食。

胰腺炎患者禁用吗啡,以防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观察用药后疼痛有无减轻。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水肿特点: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多为全身性、体位性和凹陷性,常伴有浆膜腔积液,无高血压和循环淤血的表现。膀胱刺激征患者的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饮水量至少0mL/d,增加尿量,达到冲洗尿路、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排泄的目的,缓解尿路刺激症状。

成人尿量为0~0mL/d左右。超过0mL/d称为多尿。尿量少于mL/d称为少尿,少于mL/d称为无尿。

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mg/d,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为蛋白尿

新鲜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或1h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可诊断为镜下血尿;

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个/mL,可诊断为泌尿系感染。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上行感染。

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易感因素是尿流不畅和尿路梗阻

尿路感染:最具诊断意义的检查是尿细菌学检查。尿含菌量≥10?/mL,为有意义的细菌尿,为尿路感染;10?~10?/mL者为可疑阳性,需复查;span=""10?/mL,则是污染。

我国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慢性肾炎。

尿毒症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是酸中毒。

肾衰竭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系统。(食欲缺乏,上腹饱胀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溃疡、口中可闻尿臭味)

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病程分为三期:起始期、少尿期及恢复期。

适当的饮食方案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措施,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

贫血特点:①全身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及易疲劳等,为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②皮肤黏膜表现:口唇,指甲及面色苍白是贫血最典型的体征,缺铁性贫血患者有反甲;

③神经系统表现

④呼吸、循环系统表现

贫血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

贫血程度

Hb(g/L)

临床表现

轻度

90

症状轻微

中度

60~90

活动后心悸气促

重度

30~59

静息状态下仍感心悸气促

极重度

30

常并发症贫血性心脏病

颅内出血护理P

铁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口服铁剂是补铁的首选治疗。

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痛风患者:急性关节炎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痛风患者饮食护理:①控制食物总热量②限制高嘌呤食物③增加碱性食物摄入④鼓励患者多饮水。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具特征者为颊部蝶形红斑。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有头痛,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和瘫痪等。

昏迷: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按严重程度,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P辨别昏睡,昏迷嗜睡的区别

普通感觉包括浅感觉,即皮肤,黏膜感受的外部感觉(如痛觉,温觉和触觉);深感觉,是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复合感觉,又称皮质感觉(如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皮肤定位觉和重量觉)

吉兰_巴雷综合征(急性炎症性脱鞘性神经病)基本特征/首发特征为弛缓性瘫痪。

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蛋白_细胞分离现象,即细胞数正常而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为吉兰_巴雷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脑血管疾病按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蜘蛛网膜下腔出血。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持续时间短,多在1h内恢复,一般不超过24h,不遗留后遗症。可反复发作症状基本相同。

脑血栓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栓常见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

椎_基底动脉系统脑梗塞的临床表现:眩晕,呕吐,交叉性障碍,共济失调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hl/148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