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声心动图是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通常应用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压力减半时间(PTH)计算二尖瓣口面积,但受高龄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混杂因素影响而应用受限。平面测量法仍是评估二尖瓣口面积的金标准,可应用二维或三维成像进行评估。虽然Wilkins评分用于预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BMV)效果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更新的评分系统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一些成功行BMV后临床效果不太满意的患者,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房室净顺应性降低来识别。负荷测试有助于识别二尖瓣狭窄症状与二尖瓣口面积不一致的患者。最后,已证明左房收缩应变降低能可靠地预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不良结局,可作为左房依从性差的指标。作者讨论了二尖瓣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并对超声心动图应用进展进行回顾。
亮点:二尖瓣狭窄患者LVEF降低是由于前负荷减少所致。低流量、低梯度二尖瓣狭窄发生在心室顺应性低时Cn4mmHg/mL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在瓣膜成形术后仍有症状。即使Wilkins评分8,较低的Nunes评分也能正确预测良好的预后。对于任何既定瓣膜面积,钙化性瓣膜病压差低于风湿性瓣膜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