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度陷入绝望,当地医生也觉得希望渺茫。中医院的医生却从未放弃我,非常感谢你们团队救了我!”81岁的黄老先生多年受心脏疾病折磨,二尖瓣病变非常严重,同时合并多种疾病,命悬一线。
日前,在中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下称“CCU”)团队的努力下,让本不具备手术条件的黄老先生成功接受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使其重获“心”希望。
二尖瓣病变合并多种疾病
医护团队12天创造手术机会
81岁的黄老先生受心脏疾病折磨多年,近半年来反医院住院。关键的是,他的心脏二尖瓣病变已非常严重,为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大量的血液反流令心脏不堪重负。
据了解,二尖瓣反流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是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大门”,正常情况下,血液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二尖瓣反流则是大门闭合时有缝隙,造成了部分血液由左心室回流至左心房。50%患者因年龄和合并症无法耐受外科开胸手术,而未行手术的患者1年和5年的总死亡率分别达20%和50%。
年底,为寻求二尖瓣脱垂的处理方案,黄老来到了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黄老入院时,心衰症状已相当严重,心率达到次/分,还伴有发热及肺部感染。医生评估发现,黄老除了二尖瓣的问题以外,还合并冠心病、慢性肾脏病、肺气肿等多种合并症。
“当时患者言语不清、平躺都困难,还有房颤,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我们当时认为不一定有手术机会,所以决定让患者在CCU接受一段时间的调整,观察等待是否能够创造手术机会。”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教授表示。经过12天的调整,患者的心衰、感染、呼吸衰竭、肾衰竭等身体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症状也有所缓解。
考虑到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外科换瓣手术的风险,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组织多学科会诊后评估,决定采用微创二尖瓣钳夹术(TEER)进行手术。
手术切口仅有1公分
1个“夹子”解决心脏“漏风”
由于患者心脏功能储备极差,手术准备过程中即出现了气促、血氧下降等情况,心血管系统已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并且常年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影响,黄老的右房、左房、左室都明显增大、瓣环上有明显钙化、后叶明显脱垂并有小腱索断裂,导致反流面积宽,反流量大,手术的难度超乎想象。
陈样新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后仅通过植入一枚夹子就完美地解决了患者的二尖瓣关闭不全问题,让反流几乎消失。陈样新教授介绍,二尖瓣钳夹术使用特制的二尖瓣钳夹器,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通过外周静脉将器械送入心脏,夹住二尖瓣瓣叶,从而减少二尖瓣反流。操作过程中,心脏正常搏动,无需体外心肺循环支持,创伤极小,患者恢复也较快。
“TEER技术的切口约为1公分,且缝线少。传统心脏瓣膜疾病手术大多为外科开胸手术和胸腔镜下手术,而开胸手术的切口约为20公分,且都需体外心肺循环支持,风险较大。”王景峰教授说。
术后黄老恢复良好,气促改善明显,饮食、睡眠方面均有了很大得进步,平日生活逐步恢复自理。超声复查报告结果明确显示,少量二尖瓣反流,心脏大小明显缩小,射血能力显著提高,其他症状也明显改善。
华南地区最先独立开展
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新选择
据悉,TEER技术于近两年在我国广泛展开,中医院最先在华南地区独立开展该手术(此前报道),至今已成功实施超过40例,并成为国内技术和手术数量领先的中心,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心希望”。
陈样新教授表示,从国外及国内各中心的数据来看,该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对于像黄老先生这样不能耐受传统外科手术的复杂患者或者高龄、体弱、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TEER能够降低外科手术风险,为他们提供新选择。”
王景峰教授介绍,该手术对医生团队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学习曲线较长。超声科医生需要将超声探头放到渠道里去观察心脏的实时运动情况,从而为手术医生提供清晰的图像显示,手术医生不仅熟练手术操作,还要学会看心脏影响,并实时根据病人情况紧急处理。
这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在心脏介入手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王景峰教授表示,医院将该技术医院以及广西、医院,希望未来更多地方能够开展该技术,为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记者
张芷莹
编辑
杨羽责编
张秀丽
通讯员
林栩琪黄睿刘文琴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