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不是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A.S-T段抬高
B.深而宽的Q波
C.T波倒置
D.PR间期延长
2.冠心病搭桥术后心率维持在
A.60-70次/分
B.70-80次/分
C.80-90次/分
D.90-次/分
3.哪种药物可以预防桥血管痉挛
A.异舒吉
B.合贝爽
C.硝酸甘油
D.尼卡地平
4.搭桥术后取血管的患肢几小时开始松解弹力绷带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5.下列哪项不是搭桥术后并发症
A.低心排综合征
B.出血
C.心律失常
D.肺水肿
6.心脏瓣膜病的发病原因不包括
A.先天性发育异常
B.风心病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肌缺血
7.二尖瓣狭窄的典型X线表现是
A.靴形心
B.梨形心‘
C.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D.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8.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不包括
A.瓣周漏
B.左心室破裂
C.心肌梗死
D.感染性心内膜炎
9.瓣膜置换术后心率保持在
A.60-80次/分
B.80-次/分
C.-次/分
D.40-60次/分
10.瓣膜置换术后血清钾维持在
A.3.5-4.0mmol/l
B.4.0-4.5mmol/l
C.4.5-5.0mmol/l
D.5.0-5.5mmol/l
11.吸痰每次不超过
A.10s
B.15s
C.18s
D.20s
12.有关吸痰注意事项下列不正确的是
A.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B.痰液粘稠不易吸引者,可于气管插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后再吸引
C.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D.提倡定时吸痰
13.吸痰时注意的无菌操作不包括
A.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
B.口腔或鼻腔吸引用过的吸痰管可用于气管内吸痰
C.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和口鼻腔之用
D.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
14.要求进入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___相对湿度____
A.36摄氏度,80%
B.36摄氏度,%
C.37摄氏度,80%
D.37摄氏度,%
15.吸痰操作并发症不包括
A.低氧血症
B.呼吸道粘膜损伤
C.支气管扩张
D.感染
16.补钾原则不包括
A.尽量口服补钾
B.禁止静脉推注钾
C.见尿补钾
D.通过中心静脉补钾,则补钾浓度应为3g/L
17.指导临床补酸或补碱量计算方法
A.补酸(碱)量=0.2×BE绝对值×体重
B.补酸(碱)量=0.3×BE绝对值×体重
C.补酸(碱)量=0.4×BE绝对值×体重
D.补酸(碱)量=0.5×BE绝对值×体重
18.降低血清钾浓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静脉滴注50%葡萄糖和胰岛素(比例:4g糖加1U胰岛素),促使K+进入细胞
B.静脉输入NaHCO3溶液,通过升高血浆pH,达到促K+入细胞之目的
C.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加速肠道排K+
D.拮抗高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静脉输入镁
19.动脉采集血标本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采集标本后可以回抽
B.必须在15min内进行分析
C.消毒、进针、退针时一定要固定好动脉留置针,以防损坏
D.颠倒混匀5次,手搓样品管5秒以保证抗凝剂完全作用
20.主动脉夹层的术前护理不包括
A.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B.不必限制患者运动
C.控制血压、减慢心率
D.解除疼痛
21.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突发剧烈疼痛
B.青紫
C.高血压
D.夹层破裂
22.IABP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_____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
A.左锁骨下动脉
B.左颈动脉
C.右锁骨下动脉
D.右颈动脉
23.与反搏相关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球囊膜穿孔
B.穿刺部位出血
C.红细胞减少
D.肢体缺血
24.下列哪项是心脏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
A. 二尖瓣
B. 三尖瓣
c. 主动脉瓣
D. 肺动脉瓣
E.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25.下列哪项属于心功能二级
A.体力活动轻度受限,较重活动出现症状
B.端坐呼吸
c.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较轻活动出现症状
D.休息时亦有呼吸困难
26.下列哪项是导致慢性房颤病人主要的死因
A.心衰B.体循环栓塞
c.糖尿病D.肾功能异常
27.心房颤动最易发生于
A.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B.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C.高血压性心脏病
D.甲状腺功能亢进
28.下列哪项是二尖瓣狭窄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原因
A. 左室衰竭 B. 右室衰竭
c. 全心衰竭 D. 左房衰竭
2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出现
A. 心房纤颤B.左房肥大
c. 右房肥厚D.左心衰竭
30.下列哪项不是降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A. 小剂量开始
B. 逐渐减小药量
C.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D. 联合用药
31.心脏电复律时,电极板的位置应该在
A. 胸骨左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
B. 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
c. 胸骨左缘第5、6肋间和心尖部
D. 胸骨右缘第5、6肋间和心尖部
32.生理情况下心脏的正常电活动起源于
A.浦肯野纤维
B.希氏束
C.房室结
D.窦房结
33.下列不属于正性肌力药的是
A.米力农
B.多巴胺
C.地高辛
D.氨苯蝶啶
34.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A.心肌梗死
B.心肌肥厚
C.吸烟
D.冠状动脉粥祥硬化
35.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A.低钙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低血糖
36.心房颤动患者常有的脉搏是
A.交替脉
B.水冲脉
C.奇脉
D.短绌脉
37.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相关的细菌是
A.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A组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球菌
D.革兰阴性杆菌
38.心律失常最基本的症状是
A.心源性休克
B.气促
C.晕厥
D.心悸
39.胸腔引流管引流液较多,且颜色鲜红,成人多于____ml/h,小儿多于____ml/(kg·h)无减少趋势,提示胸腔内可能有活动性出血。
A.2
B.
C.
D.
40.闭式引流水封瓶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____cm
A.40
B.50
C.60
D.70
41.胸腔引流管拔管指征是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____ml
A.20
B.30
C.40
D.50
42.关于心前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正确的是
A.各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D.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4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是
A.心源性晕厥
B.心律失常
C.心前区撕裂样剧痛或烧灼痛
D.焦虑、濒死感
44.心律失常最基本的症状是
A.心源性休克
B.气促
C.晕厥
D.心悸
45.患者,女,75岁,左心衰竭5年。与家人争吵后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体检:血压90/60mmHg,呼吸28次/分,神志清醒,端坐位,口唇发绀,两肺满布湿哕音及哮鸣音。患者吸氧宜采用的方法是
A、持续高流量吸氧
B、间断低流量吸氧
C、低流量乙醇湿化吸氧
D、高流量乙醇湿化吸氧
46.下列不是窦性心动过速诱困的是
A、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B、缺氧
C、失血性贫血
D、高血钾
47.属于临床上最常见心律失常的是
A、期前收缩
B、窦性停搏
C、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48.造成右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支气管狭窄及阻塞
C、毛细血管阻力增加
D、体循环静脉淤血
49.不属于升压药物的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阿托品
50.不属于血管扩张药的是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尼莫地平
D、利多卡因
51.患者,女,15岁,中学生,约半月前感冒发热3天,一直有疲劳感,昨日起感心慌、胸闷,乏力加剧,查脉搏55次/分,心律不齐,心电图示P-R间期固定,部分P波后有QRS波脱漏现象,临床考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收入监护病房治疗。该同学担心功课要求出院。根据心电图提示该学生的心律失常为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简答题
1.搭桥术后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2.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3.补钾原则
4.高钾血症时降低血清钾浓度的方法
5.心功能分级
6.体循环模式
7.肺循环模式
8.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9.肺高压危象的预防措施
答案
1-5DABAD
6-10DBCBC
11-15BDBDC
16-20DBDAB
21-25BACAA
26-30BBDDB
31-35BDDDB
36-41DADDCD
二、
1.(1)低心排综合征
(2)出血
(3)心律失常
(4)围术期心肌梗死
(5)肾衰竭
2.(1)置换术后瓣周漏
(2)左心室破裂
(3)感染性心内膜炎
3.补钾原则:(1)尽量口服补钾、禁止静脉推注。
(2)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或ml/d方可补钾)。
(3)限制补钾总量(补充3-6g/d)。
(4)控制补液中钾浓度(不超过3g/L)、滴速勿快,宁低勿高。若通过中心静脉补钾,则补钾浓度应为30g/L.
4.(1)静脉滴注50%葡萄糖和胰岛素(比例:4g糖加1U胰岛素),促使K+进入细胞。同时可静脉输入NaHCO3溶液,通过升高血浆pH,达到促K+入细胞之目的。
(2)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加速肠道排K+。进行腹膜透析经腹膜排K+。或经血液净化来降低血清K+浓度。
(3)拮抗高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即可静脉输入钙和钠,发挥Ca2+、Na+对K+的拮抗效应。
5.一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二级:患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即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三级: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可出现上述症状
四级: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6.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给细胞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7.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8.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9.(1)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设PEEP4~10cmH2O,保持适当的过度通气,PCO2在25~35mmHg,保证充足氧供,PO2大于mmHg。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间隔相对延长,吸痰前给予镇静剂。
(3)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强行吸痰,以免造成严重缺氧。
(4)有效地镇静,可以降低病人的应激性,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躁动,耗氧量上升,使肺动脉压力升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