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牙根尖囊肿序列治疗一例
作者:黎彦彤(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指导老师:陈文霞、谢方方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15岁,男。
主诉:上前牙牙龈流脓3个月。
现病史:3年前上前牙摔伤史,曾于外院及我院接受治疗,治疗均未完成;3个月来上前牙牙龈流脓,伴咬合不适。
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病史及药敏史,否认传染病史。
检查↑临床检查
↑术前口内照-唇面观
(11、12之间及21根尖区见窦道口)
↑术前口内照-腭侧观
(11、12根尖区膨隆)
↑12、11、21术前CBCT
诊断①11、12根尖囊肿(待确诊)
②21慢性根尖周炎
治疗计划
11、12、21根管治疗,必要时考虑进行显微根尖手术
治疗过程初诊治疗①签署同意书后橡皮障隔离,显微镜下去暂封物;
②定位根管口,取出根管内封药,可闻及腐败性气味,21有血块流出,根尖探及穿孔;
③有黄白色脓液流出;
④机械清创:确定WL,使用ProtaperUniversal预备到F5;
⑤化学预备:2.5%NaClO与17%EDTA交替冲洗,超声荡洗;
⑥诊间根管内封氢氧化钙糊剂,ZOE暂封。
显微镜下见21根尖出血
第一次复诊(两周后)主诉:上前牙唇侧两个脓包一个变小,一个消失,仍有咬合不适。
检查:
↑第一次复诊口内照-唇面观
(21根尖区窦道闭合)
治疗过程:
①橡皮障隔离,去暂封物,见根管内封药较21浑浊;
②0.12%氯己定冲洗、超声荡洗:21冲洗出陈旧性血块,反复冲洗后仍有脓血性液体从根管口及窦道流出,橡皮障隔离下嘱患者于诊室外走动一刻钟后再次冲洗,直至清亮液体流出;
③根管内封氢氧化钙糊剂,ZOE暂封。
↑11反复冲洗后仍有脓血性液体从根管口及窦道流出
第二次复诊(两周后)主诉:仍有咬合不适,余无明显变化。
检查:
治疗过程:
①橡皮障隔离,去暂封物,根管内封药较上次就诊洁净;
②1%NaClO冲洗、超声荡洗:21仍可冲洗出少量血块,反复冲洗后仍有脓性液体从根管及窦道流出,橡皮障隔离下嘱患者于诊室外走动一刻钟后再次冲洗,直至清亮液体流出;
③干燥根管,ZOE暂封。
↑反复冲洗后仍有脓性液体从根管及窦道流出
第三次复诊(两周后)主诉:仍有咬合不适,余无明显变化。
检查:
治疗过程:
①橡皮障隔离,去暂封物,根管内仍有囊液渗出;
②NaClO冲洗至渗出液体清亮、超声荡洗;
③试尖,iRootSP封闭剂单尖液压充填,玻璃离子封闭开髓孔。
↑试尖及根充即刻X光片
第四次复诊(十一周后)主诉:仍有咬合不适。
检查:
↑根管治疗后11周复查口内照-唇面观
(11、12之间窦道未愈合)
↑根管治疗后11周复查口内照-腭侧观
(11、12根尖区仍有膨隆)
↑根管治疗后11周复查
X光片示21根尖病变好转
治疗过程:
告知患者病情,建议行显微根尖手术。
充分沟通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行相关术前检查。
手术过程:
①局麻后常规消毒铺巾;
②按术前切口设计翻全厚瓣,翻瓣过程中有大量黄白色脓液;
③根尖切除3mm;
④修剪龈瓣上的炎性组织,刮除囊壁及肉芽;
⑤亚甲蓝染色,检查根面及根尖切除区;
⑥超声工作尖倒预备3mm;
⑦iRootBPPlus生物陶瓷材料根尖倒充填;
⑧使用自体血调拌Bio-oss骨填充材料,填塞骨缺损区域;
⑨覆盖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龈瓣复位;
⑩4-0可吸收线行连续悬吊缝合及单纯间断缝合;
?术后医嘱。
↑手术过程-翻瓣(有黄白色脓液从囊腔流出)
↑手术过程-11、12根尖切除3mm
↑手术过程-刮除囊壁
↑手术过程-iRootBP行根尖倒充填
↑显微根尖手术术后即刻X光片
病理结果:结合病史,符合根尖周囊肿,囊壁仅衬覆少许复层鳞状上皮,其余大部分为炎性肉芽组织,伴泡沫细胞反应
第无次复诊(四周后)主诉:咬合不适及脓包均消失。
检查: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唇侧窦道及腭侧根尖区膨隆消失,叩诊不适症状消失。
↑手术后4周复查口内照-唇面观
(11、12之间窦道闭合)
↑手术后4周复查口内照-腭侧观
(11、12根尖区膨隆消失)
↑手术后4周复查根尖片
术前及术后对比:
初诊口内照
根尖手术术后4周口内照
初诊X光片根充后11周X光片根尖手术即刻X光片根尖手术4周后X光片你的每次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