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评估了二尖瓣术后心房颤动(AF)外科消融对三尖瓣反流(TR)及右心重构的减轻作用。
研究连续入选~年间的例行二尖瓣手术的AF患者,其中例(26.0%)接受了AF外科消融。根据41个已知围术期风险变量行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消融及未消融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0.7和7.5年。随访期间,消融及未消融组分别发生死亡32例和例。与消融组相比,未消融组患者的死亡及卒中风险更高,HR分别为1.(95%CI:1.~2.,P=0.)和2.(95%CI:1.~4.,P=0.);预计十年生存率更高(88.9%vs.82.0%,P=0.)。此外,随访期间,消融及未消融组分别有例和10例患者需行再次手术。与未消融组相比,消融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生存率更高(96.9%vs.91.0%,HR=2.,95%CI:1.~3.;P=0.);但10年中重度TR生存率更高(78.0%vs.61.2%,HR=1.,95%CI:1.~1.;P=0.)。
PSM队列分析显示,与消融组相比,未消融组患者的死亡、再次手术及中重度HR风险更高,HR分别为1.(95%CI:1.~2.,P=0.)、HR=1.(95%CI:1.~3.,P=0.)和1.(95%CI:1.~1.,P=0.04)。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与之相似,上述HR分别为1.(95%CI:1.~2.,P=0.)、2.(95%CI:1.~5.,P=0.)和1.(95%CI:1.~1.,P=0.)。另外,随访5年时,与基线相比消融组患者中NYHA分级低于II级者的比例更低,更少需要应用左室辅助装置及利尿剂(P0.05);未消融组患者中NYHA分级低于II级者比例更高,更多需要应用左室辅助装置及利尿剂(P0.05),右心房(RA)面积更大,右心室每搏容量指数(RVSI)及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更小。
上述结果提示,伴有AF的二尖瓣疾病可导致TR进展及右心重构,而AF外科消融有助于缓解上述情况。
参考资料:JiangangWang,etal.ImpactofSurgicalAblationofAtrialFibrillationontheProgressionofTricuspidRegurgitationandRight‐SidedHeartRemodelingAfterMitral‐ValveSurgery:APropensity‐ScoreMatchingAnalysis.Journalof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5:e.OriginallypublishedDecember5,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