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临床中多系统病变,乳酸酸中毒通常被当作脓毒血症的一个预后指标,特别是如果病人有发热等可疑感染征象时,但是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乳酸水平仍没有下降时,要警惕其他原因。
“又是一个多系统受累走了不少弯路的病人,现在请各科室专家现场来会诊。”血液科的谢医生说道并介绍了一下病史。
患者,男,73岁,退休,因“发热伴咳嗽咳痰半月余”,第一次住院时间是年6月14日,住院地点是内科综合病房。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测得最高体温37.9℃,伴有畏寒,有咳嗽,咳黏白色痰;有头晕但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胸闷气急,无鼻塞流涕,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四肢关节疼痛。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5.7*10^9/L,中性66%,淋巴细胞30%,CRP55.5mg/L”,予莫西沙星针(6.4-6.13)和头孢唑肟针(6.8-6.13),抗感染治疗10天上述症状未见好转,遂至我院就诊,拟“感染性发热”收住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95mmHg,规律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50mgQD降压治疗。前列腺增生病史数年余,予以非那雄胺片5mgQD、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QD治疗。脑梗死病史4年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
查体:体温37.5℃,脉搏次/分,呼吸20次/min,血压/77mmHg。神清,精神可,口唇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未及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查体无殊。
钱院长问道:“那么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何呢?”
内科综合的方医生接着说:“入院后的血白细胞4.9*/L,中性粒细胞46.8%,淋巴细胞27.8%,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CRP55mg/L,血沉60mm/h,降钙素原0.15ng/ml,血浆乳酸3.0mmol/L;生化示白蛋白28.2g/L;a-羟丁酸脱氢酶U/L,乳酸脱氢酶U/L,钾3.31mmol/L;病毒性肝炎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尿粪常规正常,梅毒试验+HIV筛查均阴性,免疫五项(IgG、IgM、IgA、C3、C4)、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4项、甲状腺五项、男肿瘤五项、B2-微球蛋白、EB病毒DNA、巨细胞病毒DNA、G/GM试验、T-SPOT、心肌炎病毒抗体均正常。浅表淋巴结超声示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可及,其余各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上腹部CT增强扫描、胸部CT平扫+高分辩靶扫描未见异常;心超示‘二尖瓣反流,二尖瓣瓣膜钙化。’”
钱院长问道:“在你们内科综合诊治时,你们是如何考虑病人诊断问题的?”
方医生说道:“我们当时针对患者发热原因不明,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分别进行分析。感染性疾病诊断要点一是感染部位、二是感染的病原学,我们常规检查肺部、胆道、泌尿道均未发现有异常,而且患者也没有特殊的局灶症状,因此局灶感染可以排除。而全身血流感染患者无静脉置管病史,导管相关的感染也排除,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患者心超结果有二尖瓣膜钙化和反流的迹象,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心内膜炎。”
钱院长说道:“感染性疾病目前依据不足,那么非感染性疾病是否有可能呢?”
方医生答道:“非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肿瘤性疾病和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是一个老年男性,不是风湿免疫病的好发人群,虽有关节肿痛,但自身抗体和血管炎抗体均阴性,因此可能性不大。我们也怀疑肿瘤性发热,特别是血液系统肿瘤,因此请血液科医生来会诊。那么我们请当时来会诊的陈医生谈谈当时他的看法吧。”
陈医生说道:“病人当时持续低热三周,伴有肌痛、关节痛,炎症指标如血沉、CRP均明显增高,血象无全血细胞减少,B2-微球蛋白正常,也无肝脾肿大,不是太支持淋巴瘤。我当时认为感染不能完全除外,虽然T-SPOT阴性基本可以排除结核,但不能除外散在真菌感染。另外我觉得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血管炎等,因此建议行HLA-B27,血管炎抗体、抗磷脂抗体以及骶髂关节磁共振。出于对真菌感染不排除,我建议采用氟康唑诊断性治疗。”
钱院长问笔者:“你看看这肺部CT是不是没有问题?”
笔者仔细查看了CT后说:“粗看胸部CT肺实质并未见到明显的病变,但是总感觉有些不太正常的地方,我发现这肺血管似乎有些增粗。所以我认为存在肺血管病变,不知有没有做过肺血管CTA以排除肺栓塞?”
图1肺部CT显示两肺血管影增粗
方医生接道:“我们按陈医生的建议执行,HLA-B27,血管炎抗体、抗磷脂抗体均是阴性,骶髂关节磁共振也未见异常。患者住院期间仍有咳痰伴气急,做了肺血管CTA是正常的。同时住院以来多次检查发现LDH持续升高,后来复测内毒素阳性,G试验阳性,我们认为不能排除卡氏肺孢子肺炎,予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口服联合卡泊芬净覆盖常见真菌感染。但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来于7月3日加用西乐葆,原本是为了减轻患者关节疼痛,但没想到患者除了关节痛有所缓解外,体温也正常了。”
钱院长问道:“那感染性心内膜炎能不能排除呢?我看食道超声结果提示细小赘生物可能,请超声科医生来谈一谈。”
超声科的鲍医生说道:“从心超图像来看,瓣膜钙化导致瓣膜有些不规则,但不太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游离浮动特征,我们建议可行食道超声检查但遭患者拒绝了。”
方医生说道:“停用西乐葆后患者又再发热,我们请风湿科医生会诊排除结缔组织疾病。感染科医生则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性小,建议反复多次血培养,但多次血培养结果仍是阴性。最后我们实在没招了,于是建议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但患者表示拒绝,要求自动出院。”
谢医生:“后来病人出院后仍有低热、盗汗,体温波动在37-38℃,伴有咳嗽、咳痰和气急,一周后又来我院。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但乳酸脱氢酶仍然很高达U/L,a-羟丁酸脱氢酶U/L,;血β2-微球蛋白μg/L;免疫五项中免疫球蛋白G增高19.g/L,免疫球蛋白M0.g/L,K轻链17.10g/L,L轻链8.56g/L;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C-反应蛋白mg/L,降钙素原0.08ng/ml。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我们让病人去做PET检查,但是就在患者做PET-CT检查过程中突发神志模糊、呼之无对答,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好转,结果未行检查返回本院。回来后去做颅脑MRI平扫+弥散检查结果示‘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额顶叶及胼胝体、左颞叶深部多发异常信号。’”
钱院长眯起眼睛:“这位患者以前有没有过脑中风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呢?影像学上是脑梗塞的典型表现吗?谢医生答道:“我们反复询问患者及家属,均否认既往有脑血管疾病的病史;我们也咨询了影像科的医生,认为从分布和影像特征看,均不符合脑梗塞的典型表现,但的确存在脑血管的病变。请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脱髓鞘可能性大,可用激素治疗后复查MRI。”
图2头颅磁共振显示两侧不规则低密度区
钱院长关切道:“那患者后来精神症状如何?”
谢医生答道:“患者后来恢复很快,神志正常,就是精神稍差,感乏力。后来我们又完善其他检查,肾上腺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两侧肾上腺形态饱满,局部结节状表现;两肾强化不自然,周围渗出存在。’另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菌血症累及脑可能,考虑万古霉素脑浓度低,今改利奈唑胺0.6Q12H抗阳性菌。”
钱院长突然想起了什么:“上次住院乳酸增高,这次住院有没有复查?”
谢医生答道:“复查了,结果还是增高5.0mmol/L;为什么这位患者没有明显脓毒血症,PCT也正常,乳酸值却增高呢?还有乳酸增高与LDH增高两者有相关性吗?”
钱院长:“这个我先不发表看法,继续说一下后续的检查结果。”
谢医生说道:“患者后来神志经常出问题,对答常不切题,但神经系统查体未发现异常。PET-CT检查结果:两侧肾上腺明显增粗伴葡萄糖代谢旺盛;双肾肿大伴葡萄糖代谢弥漫性旺盛;两肺弥漫性葡萄糖代谢轻度增高,以后胸膜下为著;食管全程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炎性改变可能大;诸骨葡萄糖代谢弥漫性增高。同时在住院期间发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75*10^9/L再到
60*10^9/L,乙肝病毒DNA1.65×10^6IU/ml;我们考虑不排除利奈唑胺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故停用。由于PET发现肾脏病变,因此我们决定行肾穿获取病理标本。”
钱院长说道:“后来病理结查如何?”
谢医生说:“肾穿病理报告弥漫大B淋巴瘤,主要位于血管内,免疫组化示CK上皮[+],淋巴细胞LCA[+]、CD20[+]、PAX5[+]、CD3[-]、CD5[-],血管内皮F8[+]、CD34[+],诊断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神志不清,对答不切题,伴有大便失禁,我们认为颅内病变应该也是淋巴瘤累及中枢系统的表现,故患者短期出现精神症状加重,于是立即进行化疗。但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化疗后我们马上复查血乳酸脱氢酶反而更高U/L,血浆乳酸有所下降3.3mmol/L?”
钱院长说道:“患者出现乳酸增多是本病一个突破口,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酸它产生于葡萄糖酵解,乳酸增高的原因有乳酸产生过多和利用失衡两种原因,它可以分为三型(如下表)。在本例中引起乳酸水平增高的因素有多种,原因可能有:(1)大量肿瘤细胞迅速增殖造成组织缺氧,使无氧糖酵解反应明显增加,导致乳酸水平上升;(2)淋巴瘤细胞过度表达II型已糖激酶,影响三羧酸循环,增加无氧糖酵解,本身可产生过量乳酸。”
A型
B型
D型
休克:
低血容量型
心源性
分布型(感染性)
恶性肿瘤
糖尿病
HIV感染
药物:异烟肼
遗传性酶缺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
缺肠综合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丙二醇中毒
谢医生问道:“回顾本病的过程,我们很困惑的是患者多系统受累缺乏系统性,例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但是每个系统的表现又缺乏特异性,给我们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头颅MR和肺部CT的影像也都是我们未曾见过的表现。如何诊断这样的病例?”
钱院长答道:“这样的病例诊断非常困难,具有挑战。但我们仍可以大致判断诊断方向,例如是感染性疾病,还是肿瘤性疾病,肿瘤是实体肿瘤还是血液系统肿瘤。例如本患者没有明确感染部位,经过多种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大致感染性病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考虑肿瘤性病变,但患者血乳酸脱氢酶异常增高,多系统受累要怀疑血液系统肿瘤,因为血液系统肿瘤具有多系统受累的特征。当然PET/CT检查对于我们诊断也很有帮助,至少让我们明确获取组织的部位。”
想要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吗?向您推荐《医生为什么会误诊》一书,本书精选了48个临床病例,通过对话方式生动有趣地讲述了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高潮迭起的故事,现在在当当网、京东和淘宝均有销售。扫描下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