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849745.html众所周知心房颤动的主要危害是卒中,且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心房内血流状态的改变,从而导致左心耳(LAA)血栓形成。长期以来,部分学者认为二尖瓣返流(MR)可见减少房颤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这主要基于MR由于血流冲击可减少左房内血液淤滞的假设。但是既往研究对于MR与房颤患者血栓事件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年Heart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MR与非瓣膜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其结果值得我们借鉴。该研究入选年5月至年3月梅奥诊所行电复律治疗的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排除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左心耳封堵术、中度及以上二尖瓣狭窄、换瓣术或二尖瓣修复术的患者,电复律前均行食道超声检查,评估有无左心耳血栓(LAAT),同时评估患者MR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并随访观察患者有无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分析MR程度与LAAT及缺血性卒中事件关系。研究共入组了例患者,平年龄69.3±12.2岁,67%为男性,MR返流程度:例(73.7%)轻度,例(21.4%)中度,例(4.9%)重度。随着MR程度的加重,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轻度3.0±1.6,中度3.5±1.5,重度3.9±1.5,P<0.)、合并心力衰竭(轻度38.4%,中度48.0%,重度69.2%,P<0.)、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比例及合并冠心病显著增加。而反应左室收缩功能(LVEF)和舒张功能(LAAEV左心耳排空速度峰值)的指标与MR程度负相关。研究共发现43例LAAT,即发生率1.5%,各组MR间LAAT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轻度1.2%,中度1.9,重度3.4%,P=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心衰或LVEF<40%及LAAEV下降是患者LAAT形成的预测独立预测因子,而MR程度与LAAT的发生无明显关系(中度MR:OR0.77,95%CI:0.38-1.56;重度MR:OR0.55,95%CI:0.21-1.56)。平均随访7.3±5.1年(2.7-10.9年),共有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HR1.34,95%CI:1.22-1.47)、LAAEV降低(HR1.05,95%CI:1.03-1.12)及LAAT形成(HR1.98,95%CI:1.05-4.14)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校正的回归分析显示,MR程度与缺血性卒中事件无明显关系(中度MR:HR1.22,95%CI:0.88-1.68;重度MR:HR0.73,95%CI:0.31-1.46).研究结论,对于NVAF患者,MR并不能降低患者LAAT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研究也给我们一些提示:一、MR的出现并不能降低NVAF患者LAAT的发生率,尤其是在临床已合并有影响左心房血流状态的因素下,如LVEF下降等;二、检查AF患者左心房的血流状态(如是否有自发显影),有助于我们识别高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不管其是否合并重度MR,因此常规的经食道超声检查对于房颤患者是有必要的;三、在给房颤患者决定是否行抗凝治疗时,MR的严重程度不应该作为LAAT形成的保护因子;最后,对于合并心衰或者LVEF<40%及左心房血流淤滞状态的患者应给予长期抗凝治疗,而不用考虑其是否合并MR及其严重程度。
文献来源:RowlensM,VuyisileTN,WaldemarW,etal.Riskofleftatrialappendagethrombusandstrokein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andmitralregurgitation[J].Heart;0:1–8.doi:10./heartjnl--
策划英忠
审阅江文
指导所苏
监制庆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