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第二例河南省胸科医院成功实施经导管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

“超声显示,二尖瓣无反流。”

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医院介入手术室,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医院院长袁义强带领多学科专家团队会同医院心内科王建安教授团队共同为一位77岁的张大爷成功实施河南第二例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TEER)。

7个月前,张大爷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休息几分钟症状可缓解。医院诊断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律失常、房颤、心衰等,药物治疗好转后出院。

1月前,张大爷上述症状再发加重,伴双下肢重度水肿,慕名前来医院在心血管内科六病区住院治疗。

行心脏彩超检查显示二尖瓣大量反流(功能性),反流面积20.6平方厘米;心脏增大,左心室61毫米(正常值54毫米),左心房60毫米(正常值35毫米),EF值47%,行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约90%。

心血管内科六病区主任张学军带领手术团队先期为张大爷实施冠脉支架植入术,有效改善前降支近中段狭窄。

二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总体人群发病率为1.7%,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如不积极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心力衰竭、脑卒中甚至死亡的风险。

二尖瓣重度反流的介入治疗一直是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难点和热点,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二尖瓣重度反流的有效手段。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是由于左心扩张导致二尖瓣前后叶闭合不全,它常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合并存在,并与心脏重塑形成恶性循环,加快心力衰竭进程,导致不良预后。

以往,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实施心外科换瓣手术,一是用药物保守治疗。

但张大爷高龄、且有高血压、陈旧性脑梗塞、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多种基础性疾病,实施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并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风险极高;而药物治疗仅能改善其心衰症状,对二尖瓣重度反流几乎无任何作用,而导致心衰的主因是二尖瓣重度反流。因此,药物治疗治标不治本。当血液存留在左心室无法正常流出时,左心室会增大,那么心悸、乏力、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就会频繁发生,危及生命。

术前,医院举办了多学科会诊。袁义强、我国著名心外科专家、医院名誉院长王平凡,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医院副院长朱汝军会同多学科专家张学军、黄琼(心内科)、张力(心外科)、纪淑姣(超声医学科)、孟宪慧(麻醉科)、赵杰娉(CCU)、闫小清(体外循环)、秦小金(手术室)对手术适应症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策略做了全面的讨论。经充分评估,决定实施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

袁义强介绍说,手术难点主要有,患者反流的机制为功能性反流,瓣环扩大,瓣叶抓捕难度增大,术中须精细选定夹持位置;二是反流宽度大,术中可能需要2个瓣膜夹。

8时,袁义强带领张学军、孟宪慧、纪淑姣、闫小清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始实施手术。在全麻无痛睡眠状态下,在食道超声和DSA引导下,经股静脉建立路径、穿刺房间隔,瓣膜夹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左心房,顺利到达病变二尖瓣区域。术者通过反复评估二尖瓣反流位置、抓捕位置、反流程度等,准确夹合,术后,张大爷的二尖瓣反流程度从重度转至微量,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已成功完成多例器质性二尖瓣重度反流的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这次介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治疗二尖瓣重度反流修复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优势明显。手术无需开胸、心脏停搏和体外循环,只需要一个静脉穿刺点,即可完成二尖瓣的修复。该系统能有效降低复杂手术难度,实现瓣叶的灵活夹合,精准定位释放亦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此次手术的成功再次验证了股静脉—房间隔入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张大爷转入心内重症监护病房,赵杰娉表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顺利。

(医院李红李家枫)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dzz/145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