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铭堂国医馆
坤铭堂国医验方:重剂酸枣仁汤治愈失眠2年案
某女,53岁
初诊日期:年9月10日。
主诉:失眠2年,加重伴持续头晕5d。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因住处附近大型机器声吵闹开始出现失眠,易醒,每晚能睡1~2h,醒后难以入睡。曾经反复在我院睡眠科、心理科就诊,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未见明显效果。
半个月之后患者搬家至新住地后即使夜间无声音吵闹仍失眠,每晚能睡3~4h,夜间时有憋醒,伴头晕、心悸,醒后就再也不能入睡。
近5d出现失眠加重,入睡困难,持续头晕,遂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失眠,每晚能睡2~4h,每每于凌晨1~2点醒来,就无法再次入睡,伴头晕、心悸、憋气、胸闷。
颈背部发紧,左肩背部疼痛不适,局部有汗,头晕严重时持续一整天,伴恶心,纳差,食后有腹胀感,偶有反酸烧心,呃逆,大便1~2次/d,不成形。小便可。
查体:体形中等,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左室增大,二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年9月11日)。
冠脉CTA:左冠前降支远段浅肌桥-壁冠状动脉形成,余冠状动脉未见显著异常。
颈椎CT:颈椎序列可,曲度变直,C5/6椎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椎间盘向后突出,未见椎管狭窄,多发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提示:颈椎退行性变,1)C5/6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2)颈椎骨质增生。
24h动态心电图:
1)窦性心律;
2)偶发房早,可见成对、联律、房速;
3)多源室性早搏,可见联律,成对;
4)T波改变(年9月17日)。
诊断:
中医:不寐,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证。
西医:1)严重失眠,2)冠脉肌桥,3)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心律失常,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4)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治则: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方用酸枣仁汤合泽泻汤:酸枣仁g,川芎15g,知母18g,茯苓18g,炙甘草30g,泽泻38g,炒白术15g
水煎服,1剂/d,分2次早晚服用,7剂。
二诊:
患者诉失眠改善,现能睡约5h,近3d来仅1次出现凌晨1~2点醒来,伴头晕、心悸、憋气,但较前好转大半,然后大约0.5h后又入睡。
仍感颈背部发紧,左肩背部疼痛不适,局部有汗。
方用酸枣仁汤合泽泻汤合桂枝加葛根汤:酸枣仁g,川芎15g,知母18g,茯苓18g,炙甘草30g,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2g,大枣20g,葛根60g,泽泻38g,炒白术15g
水煎服,1剂/d,晚饭前及睡前2h各服用1次,7剂。
患者诉服药1剂后当晚从大约9~10时开始入睡,到第2d早上5时才醒,睡眠达7~8h,患者诉这一晚是近2年来睡得最好的一晚,醒后精神好,头晕好转90%。
继续服用原方3剂,患者失眠、头晕、心悸均愈,现能睡约8h,精神佳。
按语: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酸枣仁汤是医圣张仲景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证而设。
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二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所以心烦不得眠。
坤铭堂老中医临床体会到酸枣仁汤的使用关键有二点:
一是酸枣仁的用量,至少应该用60g,作者一般用90~g,最多用g。《伤寒论》中酸枣仁汤原方用酸枣仁是二升,据学者考证,酸枣仁一升是g,所以张仲景《伤寒论》原方中酸枣仁的用量是g。
何教授在本案中只是用了医圣张仲景酸枣仁的半量(一诊时用g)和原量(二诊时用g)。酸枣仁是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所以可以放心大剂量使用。
二是酸枣仁汤的服药方法,作者的临床经验是中药汤剂1剂/d,分2次服用,让患者晚饭前服用1次,睡前2h服用1次,切不可早晚服用。
《伤寒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坤铭堂老中医临床体会到泽泻汤的方证是:舌体肥大异常,头晕或头重,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
本案患者的一个典型症状是头晕,头晕严重时持续一整天,伴恶心,纳差,食后有腹胀感,偶有反酸烧心,呃逆,大便1~2次/d,不成形。辨证当属脾虚水泛,蒙蔽清阳,符合泽泻汤的方证,故用之以利水健脾。
此外,本案患者还症见颈背部发紧,左肩背部疼痛不适,局部有汗。这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描述基本相似,故采用桂枝加葛根汤以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升津舒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