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病例从症状到诊断背痛寒颤呼吸

点击标题下「蓝色名」可快速

作者:吴东黄晓明王玉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普通内科

本文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8(08):-.

正文

患者男性,92岁,因突发背痛伴剧烈寒颤5h入院。5h前午餐后患者突感背部剧痛,伴恶心。疼痛位于右侧腰背部,无放射。无腹痛、胸痛、呼吸困难。既往有冠心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2-3级;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非透析治疗;胆囊结石;胃大部切除术后。

老年男性,急性起病。表现为寒颤,背痛,首先考虑急性感染性疾病。剧烈寒颤提示菌血症,多见于各类小管腔感染,例如胆管炎、肾盂肾炎等。本例既往有胆石症,胆系感染值得考虑。有基础心脏病,心功能较差,还需考虑以下情况:①感染性心内膜炎,查体应注意有无心脏杂音;②感染诱发不典型心绞痛或心衰等并发症。老年人感染常不典型,局部症状轻微,体检的重点是确定感染部位。

查体:神清,体温35.7℃,脉搏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70mmHg(1mmHg=0.kPa)。皮肤黏膜(-)。可疑巩膜黄染。颈无抵抗。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前区可闻及2-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墨菲征(-),肠鸣音(-)。脊柱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患者体温偏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应警惕脓毒症。阳性体征包括可疑黄疸,心脏增大和心脏杂音。前者提示肝胆病变,但腹部没有体征,尚须进一步检查明确;心脏增大与患者长期心功能较差有关,心脏杂音可能是左心增大后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也可能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

入院后立即抽血培养。查白细胞计数3.48×/L,分类中性粒细胞0.85,血红蛋白g/L,血小板85×/L。ALT68U/L(参考值5-40U/L),总胆红素(TBIL)57.3μmol/L(参考值5.1-22.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5.0μmol/L(参考值0-8.6μmol/L)。肌酐(Cr)μmol/L(参考值53-μmoL/L),尿素氮(BUN)8.35mmol/L(参考值1.07-7.14mmol/L)。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正常。心电图较前无明显变化。心脏超声:左心室及左心房增大,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未见瓣膜赘生物。腹部超声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增宽达1.5cm;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入院1h后患者出现嗜睡,皮肤湿冷,脉搏次/min,血压90/50mmHg。

血小板轻度下降可用脓毒症解释。本例虽有基础心脏病,但超声未见瓣膜病变,在血培养结果回报之前尚难以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暂认为心脏杂音是左心增大后继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为主,超声证实胆总管结石合并梗阻,高度怀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该病典型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发热,黄疸和右上腹痛),重症患者可伴有意识障碍和休克(Reynoid五联征)。本例不典型之处在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不升反降,症状为胸背痛而非腹痛,腹部亦无体征,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文献报道老年人胆系感染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约60%无典型腹痛,5%甚至从未腹痛,Charcot三联征阳性率仅为55%-70%,Reynoid五联征阳性率仅为14%。本例表现虽不典型,但综合症状、体征、肝功和超声检查结果,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可以成立。入院后患者出现休克,病情危重,须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进行循环支持,积极联系相关科室行胆道减压引流。胆系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选择胆系浓度高,且能覆盖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

立即予头孢派酮/舒巴坦2g静脉滴注,同时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快速补液,患者神志无改善。入院3h后呕吐大量胃内容物。随后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呼吸频率36次/min。动脉血气(鼻导管吸氧6L/min):pH7.53,氧分压(P02)50.6mmHg,二氧化碳分压(PC02)28.5mmHg,碳酸氢根(HCO3-)25.7mmol/L。X线胸片见双下肺斑片影。

呕吐后出现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X线胸片示双下肺病变。原因可能性有二:脓毒症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呕吐物误吸造成的吸入性肺炎。由于患者咳嗽反射消失,且有严重缺氧表现,无论是哪种情况,为保护气道并改善氧合,都有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必要。下一步处理除继续应用广谱抗生素并进行呼吸循环支持外,重点应是胆总管减压引流,否则感染难以控制。选择有三:外科手术探查胆总管,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以及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

立即气管插管,从气管内吸出大量胃内容物,予机械通气。入院当日行PTCD术,手术顺利,术中见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明显扩张,内有多发充盈缺损。术后2h引流出浑浊胆汁约ml。血培养和胆汁培养均为大肠杆菌,对头孢派酮/舒巴坦敏感。术后患者体温正常,循环稳定。4d后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

患者意识障碍时发生呕吐,造成吸入性肺炎,已为气管吸引物的性质所证实。由于患者高龄,基础病多,脏器功能差,急诊手术探查胆管创伤大,风险高,外科会诊认为不作为首选;本例既往曾行胃大部切除术,ERCP难以成功。放射科医师认为肝内胆管扩张,穿刺有一定把握,且综合全身情况来看,PTCD是创伤最小,最有可能实现胆道引流的操作。故行PTCD术,术后胆汁培养和血培养为相同病原体,证实了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经上述治疗后病情好转,但PTCD只是胆系减压的临时措施,应争取彻底解决胆系梗阻问题。

PTCD术后6d引流管阻塞,胆汁引流量减少。患者再次发热,体温38.5℃,诉呼吸困难。脉搏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90mmHg。双肺满布湿啰音。予抬高床头,吸氧,利尿及降压治疗后病情暂时缓解。

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左心衰,诱因是PTCD引流管阻塞后胆系感染再次加重。由于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弱,多个脏器存在慢性功能不全,难以承受反复感染的打击,避免胆系感染的关键在于解除梗阻。而彻底解决胆系梗阻问题的惟一办法是手术,患者病情虽有好转,但手术风险依然很大,需要和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

经麻醉科、内科和外科多科会诊,并征得家属同意后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术中见胆囊大小3cm×3cm×2cm,囊壁水肿增厚,与周围粘连。将胆囊切除,于胆总管内取出结石2枚,手术顺利。术后T形管引流,6周后拔除T形管。患者恢复顺利。

点评

急性胆系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老年人急腹症的1/3,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老年胆系感染常由于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而被漏诊或误诊,而一旦诊断延误易造成严重后果。本例以背痛寒颤起病,没有胆系感染常见的右上腹痛等表现,入院后迅速出现休克和误吸,病情一度非常危重,由于及时诊断并积极抢救才得以好转。本例成功处理的关键是早期减压引流胆管,正确应用抗生素,并进行呼吸循环支持。外科手术治疗曾是解除胆道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内镜和介入技术的进展,目前在急性期多选择ERCP或PTCD等创伤性较小的治疗以引流胆管。本例先经PTCD引流减压后控制了病情,从而为第二阶段的外科手术赢得了时间,其治疗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略)

微病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菜单栏“微活动”→“微病例”,获取更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病例,还可以留下您对该病例的评论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癫疯办法
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dzz/83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