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性,68岁。间断性心前区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最可能的诊断为
A、稳定型心绞痛
B、恶化型心绞痛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心肌梗死
E、卧位型心绞痛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1、
C
变异型心绞痛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发作时伴有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时间较长,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患者迟早会发生心肌梗死。
2、患者,75岁,患冠心病全心衰,治疗期间,出现恶心,视力模糊,黄绿视,护士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考虑原因是
A、心衰加重,胃肠道淤血
B、脑血管意外
C、扩血管药物引起的低血压
D、利尿药物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E、洋地黄药物中毒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2、
E
洋地黄中毒表现: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表现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呈二联律,其他如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又伴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倦怠、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
3、患者,女性,49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年,近半个月重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而入院治疗。今日凌晨患者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大汗,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次/分,两肺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吸氧的正确方法是
A、鼻导管吸入2~4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B、鼻导管吸入4~6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C、鼻导管吸入8~10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D、鼻导管吸入6~8L/min,加入30%~50%乙醇湿化
E、鼻导管吸入20~40ml/min纯氧并经20%~30%酒精湿化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3、
D
本题综合考查了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和给氧。患者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大汗,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次/分,两肺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表现。对此给予的吸氧方式应是鼻导管吸入6~8L/min,加入30%~50%乙醇湿化。
三、A3/A4
1、男性,21岁,查体时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心房增大。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2、该患者左心房失代偿期最严重的表现是
A、咯血
B、端坐呼吸
C、急性肺水肿
D、快速房颤
E、心绞痛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1、
1、
A
二尖瓣狭窄可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肺动脉瓣区可闻及P1亢进伴分裂。
2、
C
二尖瓣狭窄左房失代偿期最严重的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2、患者,女性,69岁,心前区疼痛5小时,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室性早搏,入院体检:气急不能平卧,血压/80mmHg,心率次/分。两肺散在细湿啰音,伴少许哮鸣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1、入院后即查血清酶,下列哪种心肌酶诊断的特异性最高
A、肌酸磷酸激酶(CPK)
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
C、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D、碱性磷酸酶(AKP)
E、乳酸脱氢酶(LDH)
2、若经吸痰患者仍感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则可能存在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全心衰竭
D、肺部感染
E、呼吸衰竭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2、
1、
B
CK的同工酶CK-MB和LDH的同工酶LDH对诊断的特异性最高。
2、
B
左心衰竭表现:①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②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是较早发生的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或停止。痰液通常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丝,如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肺水肿时,血浆外渗进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3、患者,男性,59岁,身高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90~mmHg,未予重视,每当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血压/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85~90mmHg。
1、该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
A、恶性高血压
B、高血压危象
C、高血压脑病
D、高血压心脏病
E、心绞痛
2、患者住院期间眼底检查结果回报视网膜动脉变窄,提示患者目前高血压分期为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Ⅴ期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3、
1、
B
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显著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称为高血压危象。
2、
B
Ⅰ级: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Ⅲ级: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IV级:视盘水肿。
4、患者,女性,69岁,3小时前晚餐后突感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疼痛,伴大汗、呕吐及濒死感,急诊入院。查心率次/分,律不齐;血压/mmHg。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CK-MB增高。
1、给予该患者的处理措施中,哪项不妥
A、心电监护
B、消除恶性心律失常
C、减轻疼痛
D、抗凝治疗
E、扩容升压
2、该病人出现哪项心律失常,需立即消除
A、心房扑动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室性心动过速
D、窦性心动过速
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3、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高血压脑病
B、高血压危象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脏神经症
E、肺梗死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4、
1、
E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A~D项均是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只有E项不符合该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因患者并没有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的症状,故不需要进行扩容升压。
2、
C
本题考查了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处理。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心室纤颤的先兆包括期前收缩为频发、成对、多源、RonT,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故应及时处理室性心动过速。
3、
C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及CK-MB值增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起病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的反应心肌坏死的范围,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是判断溶栓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可以判断出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5、患者,男性,74岁,突发剧烈心前区疼痛,胸闷,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吹风样3/6级杂音,HR96次/分,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ECG示I、aVL、V5、V6导联ST段抬高,Ⅰ、aVL有病理性Q波,频发室性期前收缩。CK-MB升高。
1、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首选
A、普罗帕酮
B、维拉帕米
C、洋地黄
D、利多卡因
E、苯妥英钠
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心包炎,肺部感染
B、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C、扩张型心肌病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狭窄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5、
1、
D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首选药物是利多卡因。
2、
B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存在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异性缺血或坏死改变、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三者任意两点符合即可诊断心肌梗死。
就可以了
四、B
1、A.扩张周围血管,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B.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担C.抑制血小板聚集D.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E.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1、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治疗心绞痛的作用原理是
2、硝苯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作用原理是
3、阿司匹林用于心绞痛缓解期治疗的作用原理是
下滑看答案答完再看!不要偷看哦~▼1、
1、
E
本题考查了心绞痛的药物治疗。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属于β受体阻滞剂,抗心绞痛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且可以使非缺血区冠状动脉阻力增加,血液流向缺血区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2、
A
硝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其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在扩张周围血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