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病因:风心病、老退心、先心病
口径面积:4.0-6.0cm2、
病理解剖改变:炎症、水肿、粘连、融合、增厚、硬化
分期:代偿期;左房失代偿期;右心衰竭期。
二、病理生理
左房压升高—肺静脉升高
肺小动脉反应性收缩、硬化
肺动脉高压
右室肥厚、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右心衰
三、症状
代偿期:无或轻症状
失代偿期: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干咳为主)、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水肿;咯血:粉红色泡沫样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心悸,心房纤颤
右心衰竭期
血栓栓塞症状
四、体征
1.视诊:二尖瓣面容,中心性发钳,心尖搏动向左移
2.触诊:心尖搏动左移;右心室肥大负性搏动,心尖部舒张期震颤,肝肿大,肝静脉回流征阳性
3.叩诊:二尖瓣型心(梨型心)
4.听诊
(1)心尖部:S1亢进,二尖瓣开瓣音,舒张杂音(DM):中晚期、隆隆样杂音(性质)、轻中重度(强度)、局限不传导(传导)、呼气末及左侧卧位以及活动时增强(呼吸体位活动的影响)
(2)肺动脉瓣区:P2亢进、可出现分裂,(GrahamSteell)杂音(肺动脉瓣舒张期杂音)
(3)三尖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柔和、不传导
(4)晚期可出现房颤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概述
病因:
急性(感染、缺血坏死引起腱索断裂或乳头肌坏死,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瓣周漏)
慢性(风心病、二尖瓣脱垂、冠心病伴乳头肌功能失调、老年性二尖瓣退行性变)
机制:收缩期,部分血液经二尖瓣口返流至左房—左心房扩张—左心室肥厚和扩大
二、临床症状
左室代偿期-—无症状(10年)或轻度心悸
左室衰竭期
①心排量降低,外周供血不足
②肺淤血
③心悸(心排量降低-代偿性心率增快或并发心律失常)
④其他(相关疾病症状,严重左室、左房增大引发的压迫症状)
3.右心衰竭期
三、体征
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家心尖搏动强,心衰后减弱
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样搏动,严重者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晚期两侧扩大,提示左右室均增大
听诊
心尖部:S1减弱,收缩期杂音(SM):全收缩期、3/6级及以上、粗糙高调、向腋下和左肩胛区传导(后叶损害时传向胸骨左缘和心底部);严重反流时有S3,以及随后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P2亢进和分裂
主动脉瓣狭窄
一、概述
病因:风心病、先心病、老退心病
机制:收缩期,左室血液进入主动脉受阻-左室扩大、肥厚-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降低-脉压变小
半月瓣组成
二、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单纯累及主动脉瓣者少见
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为二瓣畸形(50%),发展缓慢
老年退行性主动脉钙化
动脉粥样硬化性
其他: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
三、症状
主动脉瓣正常值(2.5-3.3cm2)
1.5cm2轻度狭窄可无症状,
1.5-1.0cm2中度、
1.0cm2重度狭窄(三联征: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四、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机制
1.心肌耗氧增加
2.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相对减少
3.冠脉灌注压降低
4.心内膜下冠脉受压
五、体征
视诊:心尖搏动可向左下移位
触诊:心尖搏动左下移位,抬举样搏动;主动脉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
听诊:
①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可有S2逆分裂
②主动脉瓣区有高调、粗糙的递增一递减型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向颈部传导
③心尖部可有S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一、概述
病因:主要有风湿性、非风湿性(先天性、瓣膜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机制:舒张期,血流通过关闭不全的主动脉瓣返回左室-左室肥厚及扩大、左心衰-心肌缺血、心绞痛-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相对性二尖瓣狭窄
二、症状
心悸、心前区不适
头部搏动感、体位性头晕
心绞痛
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症状
三、体征
视诊:面色较苍白,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心尖搏动左下移位
触诊:心尖搏动左下移位,抬举样搏动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叩诊:心浊音界移向左下扩大,心腰明显呈靴形心
听诊:尖部S1减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DM,轻中重度,叹气样递减型,向胸骨左下方和心尖区传导,坐位前倾明显
①伴相对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②伴相对二尖瓣狭窄,奥一弗(Austin-Flint)杂音
③周围大血管听到枪击音和杜氏(Duroziez)双重杂音
心包积液
一、概述
病因:感染性(结核、病毒、化脓性),非感染性(风湿性、肿瘤转移、出血、尿毒症)
机制:正常心包液30-50m1.
①心包腔内压力增高
②心脏舒张受阻,影响静脉回流
③心室充盈及排血降低
④大量或急性心包积液可出现心脏压塞
二、症状
无症状(少量积液)
乏力,头晕
呼吸困难
纳差,腹胀,全身浮肿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严重心脏压塞可出现休克
三、体征
1.视诊:前倾坐位,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2.触诊: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脉搏快而小,有奇脉,肝静脉回流征阳性心包摩擦感
3.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随体位改变
4.听诊:心音遥远,心率快,心包摩擦音,心包叩击音
心力衰竭
一、概述
1.病因:
①心肌本身病变(心肌缺血、坏死或炎症)
②心室后负荷(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③容量负荷: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诱因:
感染、心律失常、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过度劳累
3.机制: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心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临床以肺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症状
(1)、左心衰竭:肺淤血征
视诊:呼吸气促,发组,高枕卧位,端坐位,急性肺水肿时,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大汗淋漓
触诊:心尖搏动左下移位,严重者可有交替脉
叩诊:原发性心脏病体征外,无特殊发现。
听诊:心率增快
心尖部S1减弱,P2亢进并分裂
舒张期奔马律
双肺底对称性湿啰音,少量哮鸣音
急性肺水肿时,双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2)右心衰竭:体循环系统淤血征
1.视诊:周围性发绀,水肿,巩膜及皮肤黄染
2.触诊:肝肿大并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3.叩诊:心浊音界左下扩大
4.听诊:心率增快
三尖瓣区:SM,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右心室舒张期奔马律
原发性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诱因的症状与体征
(3)全心功能不全
病因:多由左心功能不全发展所致,也见于心肌炎、心肌病。
病理生理:肺循环及体循环淤血
症状及体征:右心和左心功能不全的综合体现,常以一侧为主。左心衰竭基础上出现右心衰竭,肺循环淤血症状可能减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