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显示,二尖瓣无反流、无瓣周漏。”
6月29日中午1点,医院介入手术室,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义强带领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大血管病区)主任张力、心血管内科十一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王磊、麻醉科主任孟宪慧、超声医学科主任纪淑姣、医院超声医学科教授李伟、手术室护士长秦小金、主治医师梁占涛、卢甲等瓣膜团队专家,共同为一位67岁的患者刘大叔实施经心尖二尖瓣置换术。
当人工瓣膜通过输送系统精准释放在原二尖瓣瓣位上,表明手术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河南首例,也是全国第3例经心尖二尖瓣生物瓣植入术。
2年前,刘大叔活动时突发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休息约5分钟好转,未进行诊疗;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体力活动时易发),休息后可缓解,但呈进行性加重,且活动耐力明显减退,仍未予治疗;一个月前症状进一步加重,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医院就诊检查,显示二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急性左心衰,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因惧怕手术风险未进一步治疗。多次打听后,慕名前来医院求治。
张力在门诊接待了刘大叔,正行检查时,刘大叔突发胸闷、呼吸困难等症,并伴大汗、乏力,持续不能缓解。
张力立刻意识到这是急性左心衰表现,并即刻指挥抢救,同时紧急将刘大叔转往心外科八病区,经过及时检查和给药吸氧治疗后,氧分压从抢救前掉至56毫米汞柱(正常则为83~毫米汞柱)升至90毫米汞柱,肺动脉压终于从75毫米汞柱(正常25毫米汞柱以下)降至34毫米汞柱,基本脱离了生命危险。
经过进一步检查显示,刘大叔患有冠心病、二尖瓣重度反流,反流面积达16.3平方厘米;三尖瓣中度反流,反流面积7.4平方厘米;还有严重的肺部疾患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症;且其体重偏轻,身高1.68米只有48公斤。
张力介绍说,目前,传统外科手术修复或置换二尖瓣重度反流的治疗仍是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由于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很多高龄患者因合并多器官疾病、有开胸手术史以及心功能较差等外科手术禁忌症而失去手术机会,刘大叔的外科手术风险评分为6分,属于中危标准。根据刘大叔个人意愿并结合其身体状况,决定实施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该疾病。
袁义强说,由于二尖瓣反流导致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过负荷,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将显著增加患者心力衰竭住院、房颤、卒中以及死亡风险。据报道,大部分患者会在10年内发生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其中绝大部分需要进行心脏手术。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ranscatheterMitralValveReplacement,TMVR)是一种使用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其方法是将人工瓣膜在体外压缩,装载至输送系统,沿患者血管路径或心尖途径送达二尖瓣环处,然后释放在二尖瓣瓣环内以代替病变的瓣膜。相比于传统外科手术,介入置换拥有更安全、更简便、更小创伤的优势;相比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由于TMVR完全置换了病变的二尖瓣,具有可以应对几乎所有二尖瓣病变和解剖结构、且能够彻底纠正反流,改善二尖瓣血流动力学等优点。而刘大叔的二尖瓣病理结构特点不适合实施二尖瓣钳夹术(相当于一种修复术),因为很可能导致瓣膜面积狭窄,因此更适宜TMVR术。
这一技术目前还在临床试验阶段,医院一直持续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