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时间:年7月
患者主诉:因“间断胸闷背痛两天,加重4小时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7月20日中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闷,部位主要位于胸骨后方,呈压迫性,伴气短、后背中间部位疼痛,呈胀痛感,持续半小时左右胸闷逐渐好转,后背仍持续性隐痛,医院就诊,行心电图无明显异常,患者未予重视。21日晨起仍自觉胸闷背痛,可耐受,当日晚9点钟左右晚餐后再发胸闷胸痛,较前明显加重,较剧烈,伴大汗、恶心未吐,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无喘气、心慌、头昏晕厥,无腹痛、腹泻,患者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肌酶提示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44U/L,肌钙蛋白7.96ng/ml,心电图提示V3-V6导联ST段轻度弓背上抬,急诊遂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科。
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既往史:胆囊结石,已行手术切除胆囊。
个人史:无烟酒不良嗜好、已绝经20余年。
体格检查:身高cm,体重65kg,体重指数25.4,腰围80cm;体温36.5℃,脉搏82bpm,呼吸16次/分血压:/73mmHg;皮肤情况:无黄疸、无肝掌、蜘蛛痣;头面部检查:无异常;颈部检查:颈动脉无杂音,颈静脉无充盈;胸部检查: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8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检查: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无亢进;脊柱及四肢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羟丁酸脱氢酶.0↑72~U/L、肌酸激酶↑0~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0~25U/L;ALT15.6U/L,AST41.5U/L;血红蛋白浓度g/L;Cr63.5umol/L,BUN5.19mmol/L;未见异常;FBG7.08mmol/L,PPG12.3mmol/L,HbA1c:7.6%;TC5.45mmol/L,TG1.38mmol/L,HDL-C1.06mmol/LLDL-C3.24mmol/L;尿糖(-),尿蛋白(-),酮体(-),镜检(-);白蛋白/肌酐比值(21)mg/g(正常30);肾小球滤过率()ml/min·1.73m2(正常90)。
入院心电图:心电图提示V3-V6导联ST段轻度弓背上抬。
超声检查报告:左房稍大,左室壁增厚,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值62%。
CT诊断报告:
初步诊断病症:1.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2.背痛原因待查:主动脉夹层?其他待排;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4.2型糖尿病。
危险评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给药情况:阿司匹林mgqd;替格瑞洛90mgbid于7月27日→氯吡格雷75mgqd(未进行首剂量负荷,可能是造成之后病情变化的原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qd;培哚普利4mgqd;阿托伐他汀20mgqn;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bid;阿卡波糖片50mg三餐前嚼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mgqd。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入院当天
造影前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单位。
造影结果(一):左主干:无狭窄。前降支:近中段30%~75%弥漫性狭窄。对角支:D1口部7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无狭窄。
造影结果(二):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主动脉弓:未见明显夹层征象。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左主干:无狭窄。前降支:近中段30%~75%弥漫性狭窄。对角支:D1口部7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无狭窄。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主动脉弓:未见明显夹层征象。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择期做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入院第10天
术中用药:术中给予普通肝素U。
手术过程:LAD近中段植入3.0×21mm支架一枚。
PCI术后常规ECG:胸前导联T波倒置,程度大致同期。
转入CCU后病情变化:胸前导联T波直立,较前有明显动态改变,伴有Ⅰ,aVL导联ST上抬0.1-0.2mV;术后半小时患者再发胸痛,性质同入院时。
病情评判: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怎么办?1.运用替罗非班加强抗血小板治疗。2.替格瑞洛mgP.O(7月27日换回氯吡格雷)。3.急诊造影检查。
二次造影:造影示LAD近段支架口部完全闭塞。
再次开通血管(一):送入BMW导丝通过闭塞段至LAD远端。将2.5×15mm球囊送至支架处以10atm扩张6s。退球囊,冠脉内注入ug替罗非班。造影示LAD近中段支架内血栓负荷明显减轻,血流TIMI3级。
再次开通血管(二):上3.0×15mm非顺应性球囊至LAD支架近段,以20atm扩张10s,退球囊,造影见左前降支近中段支架贴壁良好,支架内未见明显血栓,血流TIMI3级。
术前ECG:
术后ECG: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用药:替罗非班持续运用48小时;阿司匹林mgqd;替格瑞洛90mgbi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qd;培哚普利4mgqd;阿托伐他汀20mgqn;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bid;阿卡波糖片50mg三餐前嚼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mgqd。
出院心电图:
随访结果:患者于8.11顺利出院。出院10天后门诊复诊。调整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qd。无胸闷,胸痛症状,稍感气短。复查ECG较前无动态变化。
病例总结1、该患者入院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替格瑞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入院3天后转出CCU,入院后第五天管床医生调整抗血小板方案,直接将替格瑞洛90mgbid改为氯吡格雷75mg,未给予氯吡格雷mg负荷剂量。服用氯吡格雷75mg+拜阿司匹灵mg4天后行PCI术,抗血小板治疗不到位很可能是该患者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故二次胸痛发生后,立刻再次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调整,再次服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PCI术后继续服用替格瑞洛至少3~6个月。该患者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反应性,可能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再加上五天后管床医生换成氯吡格雷没有加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血药浓度降低后氯吡格雷尚未完全起效,可能是造成支架血栓发生的原因之一。ACS合并糖尿病患者属于中高危患者,本身需要更强的抗血小板治疗,因此以后此类患者可以考虑长期使用替格瑞洛。
2、患者入院时血压高,心率快,无使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qd开始作为起始剂量,住院期间剂量维持95mgqd,患者血压、心率稳定。门诊回访拟滴定至mgqd,抗心肌重塑,抑制左室扩大,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医生介绍戴睿,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生,硕士,目前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诊疗,参与多个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急性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