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医宣教何为二尖瓣修复是否一定优于二

"刘大夫,我这个超声说是二尖瓣大量返流。听说可以进行修复?我这个合适么?修复能管多少年?”

如今门诊上进行此类询问的患者越来越多,关于二尖瓣病变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让大众所理解,熟悉,二尖瓣瓣膜修复的理念也开始在广大医生、患者群体里面开始普及。那么,二尖瓣病变到底适不适合修复呢?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现在我就瓣膜修复的问题给大家解释一下。

瓣膜修复,顾名思义,就是对保留自己的瓣膜,对自己的瓣膜进行修整,从而避免更换人工瓣膜。一般而言,主动脉瓣很少选择修复,三尖瓣一般都选择修复,而二尖瓣的修复可行性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论从直观的感觉上,还是目前的数据上,相比人工瓣膜,保留的自身瓣膜还是有很大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本完全恢复患者的心脏形态和功能:良好的瓣膜修复是成人心脏外科极少的可以称之为“治愈性”的外科手术,它可以让患者基本达到正常人的生活治疗和寿命预期,这是瓣膜置换远远不可比拟的。

有效的降低抗凝等方面的并发症。

所以,我们一般的观念上,如果能进行修复,这肯定是二尖瓣首选的手术方式!

这是大众知识与医学常识的进步,也说明我们对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凡事最怕以偏概全,那修复是不是一定优于瓣膜置换呢?这个就很值得我们思考。

答案是:不一定,有时候,修复未必是好的选择。

首先,取决于瓣膜病变的类型。

不是所有的瓣膜病变都适合修复,目前的研究认为,对于退行性瓣膜病以及早期的风湿性瓣膜病变,进行瓣膜修复是可行且效果确切的,而对于晚期的风湿性病变(病变累及到瓣环、瓣下结构粘连、融合等),修复的工程大,效果也欠佳,此时我们选择瓣膜修复需要慎重;还有就是心肌病变引起的瓣膜返流,因为这种时候瓣膜的病变并非主要问题,但瓣膜引起了自己心脏的很多问题,这个时候进行瓣膜修复也是一个需要慎重选择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就好比由于墙壁的变形导致门关不上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换一扇门来适应变形的墙壁,而单纯对门面的修修补补有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其次,取决于瓣膜病变的情况。

对于病史短,病变明确的患者,修复可能性大,修完效果极佳,这是修复很适合的适应症,但如果病史太久,瓣膜病变很严重,给医生留下的修复的空间很小,那么,修复未必好,即使当时修复的很好,术后短期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大,那么,此时进行瓣膜修复就是一个很慎重的选择。举个例子:你的自行车坏了,轮轴上丢了一个螺丝,如果你早期维修,可能安装一个螺丝就可以搞定,简单,而且车子维修效果很好,但如果你早期不管他,将就着骑,可能轮轴就磨损更多,继而出现很多其他的问题,这个时候再去维修,就不是单纯更换一个螺丝可以解决的了,可能工程更大,而且维修效果也不好。

最后,取决于医疗的现状。

瓣膜修复是一个很考验主刀医师水平的手术,他需要主刀医师有精准的判断力、丰富的经验以及精湛的技术。而目前瓣膜修复在国内起步较晚,且对此有清晰认识的医师也很少。即使是最新的北美瓣膜病治疗指南,也很强调“具有丰富经验的瓣膜诊疗中心”这一概念。而国内很多心外科的医生,对瓣膜修复的理解还停留在“修复维持5年,然后来换瓣”这个层面上。这确实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全面提高的一项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多情况下的瓣膜病变的修复没有很固定的手术方式,一方面说明了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偶然性以及意外性比较强。

但相对来说,二尖瓣后叶病变进行瓣膜修复的手术方式相对而言比较固定和成熟,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彩超提示是二尖瓣后叶病变造成的二尖瓣大量返流,那你进行修复的可能性就很大。在国内外一些大的心脏中心,修复的成功率可高达95%以上。

所以,瓣膜病变能否修复是一个需要结合病史与医师、患者需求等全面衡量的一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简单总结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对患者的超声结果做详细的分析与翔实的预案,甚至有些需要术中探查才能决定能否做瓣膜修复。

笼统地说,修复好于换瓣,这个概念是不正确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好的瓣膜修复效果优于瓣膜置换,而瓣膜置换效果优于很勉强的瓣膜修复。

而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就说明你瓣膜病变修复的可能性就比较低,或者即使当时修复成功,短期内出问题的概率也比较大:

风湿性病变病史久,超声提示瓣叶、瓣下结构如腱索、乳头肌等都合并严重的病变;

瓣叶病变复杂,多部位多处病变;

病变进展,甚至到了严重的心肌疾患,左室增大,或心脏ef值很低;

瓣膜返流严重但超声看不到瓣叶病变的具体位置。

(这是年北美瓣膜指南更新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之前的指南对于无症状的二尖瓣大量返流患者,主张尽可能修复,但是更新内容指出:对于左室增大、或心功能有明显受损倾向的此类患者,推荐二尖瓣手术,即修复或者置换,孰优孰劣尚需研究;而不单纯推荐成形作为第一选择,这一小小的改动,也说明了我们对瓣膜病变的认识更深了一步!这与年许建屏主任团队的临床研究不谋而合,而我们的研究,比北美指南的内容早了整整三年!)

俗语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瓣膜修复是一个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个治疗手段,拿到检查报告以后不要一味的追求某种结论,而要在全面的了解上想你的主刀医师了解手术方案并权衡利弊,才能得到一个针对你自身获益最大的结果。

得益于对疾病认识的愈加深入、临床数据的越发详实、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术中食道超声的应用等多元化的治疗及评估手段。二尖瓣修复已经成为成熟的手术技术之一!一个满意的瓣膜修复可以保证患者良好的远期效果。“修复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的理念早已过时,作为临床医师,更应该努力去学习并掌握这类技术,分析病变并认真判断患者的手术时机,为更多的患者造福!

作为我们团队工作的重中之重,二尖瓣病变的处理向来是我们团队的优势工作!团队领航者许建屏教授及董超教授也是瓣膜病领域、特别是重症瓣膜病领域的顶级专家;对于瓣膜病的诊治及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希望有需要的患者后台留言或前来咨询!今天就这个内容就和大家说到这里。希望各位转发,以让更多的患者知道!

考虑个人的喜好方便,大家也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dzz/106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