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常用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尚不确定,文献报道的成功率为40%~97%。评价根管治疗的疗效并发现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将有利于找到有效的针对性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一、疗效评价的依据临床上评价根管治疗疗效,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临床检查结果。患者的自觉症状包括有无自发痛或咬合痛史,有无肿胀或化脓史,牙齿咀嚼功能是否良好等。医师临床检查分一般临床检查和特殊检查,一般临床检查主要涉及患者牙体硬组织有无缺损,有无继发龋或咬合创伤,充填物或修复体是否合适,牙齿及根尖周组织对叩诊和扪诊的反应,牙齿松动度情况,有无牙龈和皮肤窦道或原有窦道是否闭合,牙周病变情况(包括牙龈有无炎症或水肿、牙周袋的有无、牙周袋的宽窄深浅,有无溢脓、牙根或根分叉的暴露等),有无感染或肿胀的迹象等。特殊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拍根尖X线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1目前,临床上X线检查法是用来检查牙齿及根尖周情况的主要方法。观察根尖片时,应该对根管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当患牙完全愈合时,牙根周围的牙周膜轮廓清晰,无增宽,根尖区骨质无透影区。当根尖周存在X线透影区时,应明确病变是否发生变化。X线片不能准确反映根尖周的三维情况,X线片上无透影区并不能说明没有骨组织病损或病损组织已经恢复。Barthel等发现根管治疗后的患牙X线片上有根尖透影区存在时,组织学上均表现为中度或重度炎症;当X线片上显示根尖周区域无透影区时,组织学上仍然有45%的患牙有根尖周炎症。所以使用根尖X线片有时会导致评价偏差。
2CT检查可以通过连续的断层扫描和重建获得患牙和根尖周组织的三维直观图像。但受CT分辨率的影响,根尖区的微小病损仍然不能清晰显示,并且应用CT检查技术时,患者接受的X线量较根尖X线片大。
3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价根管治疗术后根尖周状况最准确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只能在牙根尖和根尖周病损被手术切除后才能使用。
二、疗效评价的临床标准 根管治疗疗效评价的标准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如Strindberg,Harty,Tronstad,史俊南,王秀平和王嘉德等根据各自的研究都提出了相应标准。欧洲牙髓病学协会(ESE)在年推荐使用的评价标准如下:临床检查患者无疼痛、肿胀等其他症状,牙周无瘘管,牙齿没有丧失功能,X线显示牙周膜正常,提示疗效良好。当出现以下几项时,提示疗效不佳:1)该牙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2)治疗后出现X线可见的根尖周病变,或病变面积在治疗后增大;
3)在4年的追踪观察期内原有病损只有范围减少或完全没有变化;
4)出现牙根持续性吸收症状。
美国牙髓病学会(AAE)推荐使用的牙髓治疗的疗效评价分为4个等级:1)愈合-有咀嚼功能,无临床症状,X片检查未见或仅有轻微的根尖周病变。
2)未愈合-无咀嚼功能,有临床症状,伴或不伴X片可见的根尖周病变。
3)愈合中-有咀嚼功能,没有临床症状,X片检查有根尖周病变,或牙齿有临床症状但咀嚼功能无变化伴或不伴X线可见的根尖周病变。
4)有功能-治疗后的牙或牙根继续保留在牙列中发挥咀嚼功能。
三、影响治疗疗效评价的因素分根管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 术前因素:术前诊断对根管治疗的疗效有影响。诊断时应排除一些非牙源性疼痛,如血管神经源性疼痛、颞下颌关节源性疼痛等。术前对牙髓及根尖周状况评估也影响到对根管治疗预后的评价。Sjogren研究了根管治疗疗效与术前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根尖周病变的牙治疗成功率为96%,死髓合并根尖周病变者为86%,而再治疗的根尖周病变牙为62%。术中因素:主要涉及治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治疗过程中就诊次数和根管充填方法。微生物在根管内或根管外的持续感染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根管治疗过程中没有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和使用橡皮障,导致外源性微生物进入根管并定植。白色念珠菌和粪肠球菌在根管充填后的根管内检出率较高,原因可能是治疗过程中污染所致,这两种细菌和根管治疗失败有密切关系。传统的根管治疗采用的是多次治疗法,目的是在根管预备后用药物清除残留的微生物。牙髓有活力时,感染仅位于牙髓的表面,容易彻底清理,一次治疗法的成功率较高。当牙髓已坏死并合并根尖周炎时,根管内大量感染的牙本质存在,仅通过根管清理和冲洗不能将感染彻底去净,这时根管的消毒显得非常重要,因而最好选用多次法。Pekruhn对颗采用一次法治疗的病例进行回访调查,回访的有颗牙齿,失败率为5.2%,与多次法非常接近,但在根尖周炎的病例中失败率高达15.3%。因此治疗的次数对于疗效会有一定的影响。根管充填的方法有单纯糊剂法、单尖法、侧方加压法和垂直加压法。后两种方法临床上应用广泛。牙胶尖侧方加压法具有操作简便、充填过程中能够控制充填材料的量和操作长度,以及不易超填等优点。但是该法有难以形成均匀的牙胶团块,有时会出现充填空隙等缺点。研究提示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的根管封闭能力优于侧方加压法。根管治疗过程中根尖部预备大小,根管预备后锥度,根管内冲洗液和封药的种类也会影响治疗疗效。术后因素:术后微渗漏和术后牙折也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微渗漏发生后,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和其它一些刺激物质可再次进入根管,导致根尖周炎症使治疗失败。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力性下降,在受到剧烈的咬合力时易出现折裂,严重时会导致拔牙。患者自身因素:有关牙位、患者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对根管治疗疗效的影响存在争议。有研究指出,前牙与后牙,上颌与下颌牙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Smith对~年期间治疗过的病例进行5年随访观察发现:男性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女性,老龄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青年患者高。王秀平、王嘉德等通过观察牙髓治疗后老年人和青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愈合情况,发现疗效相仿,但在治疗后4年,老年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青年患者。四、根管治疗疗效评价的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根管治疗疗效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影像学方面,定位投照X线技术,数字化减影技术和CT技术为临床准确、客观的疗效评估提供了基础。这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会使影像诊断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在临床上,运用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可以对复杂根管形态及根管预备以后的效果进行直观而深入的分析,探求影响预后的因素。同样,在临床实验设计方面,需要完善设计方案,遵从尽可能一致的标准,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或进行基于高质量的临床实验所做的系统回顾,才能得到更为可信的数据。总之,作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根管治疗疗效的评价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我们期望未来的根管治疗预后研究对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结果的表达形式等进行标准化,以利于学术交流和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以上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根管治疗推荐使用速航科技品牌根管锉,全系列的根管锉产品,实力攻克复杂的根管病例,修复口腔健康。·
_-_-_-[{"title":"无标题","abstract":"","article_id":"ada4e09fa53ba","widgets":"[{\"type\":\"AutoPlayClick2Stop\",\"options\":{\"baseImg\":{\"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