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显示,二尖瓣无返流。”
6月26日下午5时,医院介入手术室1,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我院院长袁义强,著名心外科专家、我院副院长朱汝军等心内外科专家团队会同医院心内科王建安教授团队共同为86岁的张奶奶成功实施我省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张奶奶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呈压迫感的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休息后可缓解。后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同期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病愈出院。3个月前,张奶奶无明显诱因再发胸闷,活动后加重,遂就诊于我院。检查后发现,王奶奶有冠心病(术后)、老年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后叶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及心律失常。
以往,二尖瓣后叶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实施心外科换瓣手术,一是用药物保守治疗。
但对于高龄、集多种老年性疾病于一身的张奶奶,实施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并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风险极高;用药物治疗的话,仅能改善其心衰症状,但对二尖瓣返流则毫无作用,而导致心衰的主因是二尖瓣重度返流。因此,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当血液存留在左心室无法正常流出时,左心室会增大,那么心悸、乏力、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就会频繁发生,危及生命。
近年来我院心内学科紧盯学科最前沿技术,创下省内(或华中地区)多个首例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次也不例外,我院心内科团队早已知晓目前国内针对二尖瓣脱垂并重度返流的病人有更优选择——即二尖瓣钳夹术——国内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6月25日下午,我院组织多学科会诊,袁义强,我国著名心外科专家、我院副院长王平凡和朱汝军与心内外多学科专家李靖副主任(主持工作)、黄琼副主任、杨鹏伟主任、王磊副主任医师、马心超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孟宪慧,体外循环科2刘建华主任,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李玉珍,医学影像科主任杨瑞,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主任和介入手术室1护士长秦小金等共同参与讨论。讨论一直认为,张奶奶有典型的二尖瓣钳夹术式适应症,相比前述两种传统方法,此为最优选择。并列出手术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应对之策。
今日,在介入手术室1,袁义强、朱汝军、刘先宝(团队)和我院心内外科专家李靖、杨鹏伟、郭迎春(麻醉科医师)、姜伟(体外循环2)、闫小清(体外循环2)、李玉珍、赵杰娉等专家共同为张奶奶实施经股静脉二尖瓣钳夹术。
在超声指导下,在麻醉,体外循环团队保驾护航下,导管经股静脉进入,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左心室,DragonFly瓣膜夹平稳释放。心脏超声即刻复查,显示植入的瓣膜夹位置精确,患者二尖瓣反流面积从术前的13.3平方厘米下降至无返流。这表明,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袁义强介绍说,大量二尖瓣脱垂并重度返流的患者因无法耐受外科手术而只能靠药物治疗勉强维持,这些患者急需一个创伤较小的介入治疗器械进行救治,而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
据悉,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在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已医院开展。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是主动脉瓣狭窄的数倍。中国需要干预治疗此类患者预估为万,重度的则约为万,而治疗率仅有0.5%。绝大多数的患者急需微创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而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高龄、有开胸手术史、心功能差且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时,前期的研究初步证实了该器械的安全性和显著的临床效果。
据赵杰娉介绍,张奶奶术后已转入CCU,目前恢复顺利。
视频拍摄及制作:李家枫
文:李红
图:李红徐紫渝
审核:李靖杨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