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躺着睡觉了介入手术成功为72

红网时刻新闻3月22日讯(通讯员郑叶子董博)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介入团队联合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B超室、麻醉科、放射科、导管室等多学科专家,成功为患有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钙化的72岁高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姜爷爷因反复气促乏力1医院,均无明显缓解,医院时,姜爷爷只能端坐位,稍事活动即感气促,应用多种抗心衰治疗仍心衰频发。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伴关闭不全(轻-中度),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反流(中-重度)。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判断患者反复心衰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所致,考虑患者年龄及基础身体状况,进行外科开胸换瓣手术风险高,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尽快解除“心门”狭窄,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组织多学科专家开展了数次联合会诊讨论,最终一致认为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救治姜爷爷生命的最优方案。在详细告知后,患者和家属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介入团队术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做好了各种风险预判。术中,多学科专家全程保驾护航,手术不到1个小时便顺利完成。术后姜爷爷气促、乏力等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显著改善,“终于能躺着睡觉了”姜爷爷笑着说。术后经过4天的精心护理,姜爷爷已经能够自主完成日常活动,顺利出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何仲春介绍,经导管医院已经顺利开展多例,疗效显著。该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位居前列。什么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何仲春介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完成人工瓣膜置入,从而恢复瓣膜功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被誉为引领“第四次心脏介入革命”的创新性技术,它作为继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药物治疗后的第三种模式,因其运用心脏导管微创技术,具有无需开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为高龄、常规主动脉瓣膜手术风险高或是有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为目前常规治疗手段不能延长其生命或缓解其痛苦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和操作技术的持续改进,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必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也必将使更多的瓣膜疾病患者获益。哪些患者适合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或者关闭不全。2.患者有症状,如心累、心悸、胸痛、晕厥。3.因合并多种疾病不适合开胸手术,或者开胸手术风险太大的患者。4.主动脉根部等的解剖条件适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5.瓣膜病变改善后患者预期寿命超过1年。6.外科手术后人工生物瓣衰败。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ys/159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