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干尖黄叶,减产三成怎么防治,一文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tslf/

大蒜干尖黄叶现象所带来的大蒜减产和品质降低,估计长期种大蒜的朋友都应该深有体会!近些年由于大蒜黄化干尖问题造成的减产问题,也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地块可减产10-30%,严重地块甚至会发生绝产。大蒜干尖黄叶问题年年发生、年年防治,蒜农年年种植、年年犯愁,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呢?

很多蒜农经常抱怨“大蒜干尖黄叶不好治”。通过对很多农户的走访调查发现:大蒜干尖黄叶防治难的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咱们蒜农错误判断了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盲目的用肥施药,另一方面也跟咱们蒜农朋友种植田间管理方法不到位、不合理密切相关。建议大家:在作物田间病虫害防治管理上,一定要先找准诱发原因,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对症下药”!大家一定要牢记!

下面就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造成大蒜干尖黄化的六种常见原因,以及相对应的最佳防治方法,供广大蒜农借鉴参考。

一、长期重茬种植,是干尖黄化的“罪魁祸首”

大蒜是十分忌讳重茬种植的,但因为每家可使用的耕地面积有限,很多以种蒜为生的农户习惯在同一块地上连年重茬种植。

大蒜长期重茬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危害:

第一方面危害:连年重茬,会造成田间土壤中各种各样的有害病原菌、有害微生物以及各类害虫数量逐年累加递增,大蒜各类病虫害一年比一年严重,而且重茬年限越长,病菌害虫数量基数越大、病虫害问题越严重,大蒜干尖黄化的发生概率和防治难度也就越大!

第二方面危害:大蒜长期重茬种植,不仅使土壤中的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严重过度的消耗,容易导致大蒜出现缺素干尖黄化,同时重茬地的土壤会越来越板结酸化,造成大蒜根系呼吸功能和水肥吸收能力大幅下降,直接导致大蒜根系发育不良,苗株长势弱,抗病、抗寒、抗旱能力明显降低,也容易发生和诱发其他病虫害。这样以来,大蒜就会因为生长不良、营养不足、缺素、病虫害危害等,发生明显的叶片干尖黄化,同时还会带来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

第三方面危害:从大蒜自身来说,大蒜在生长过程会根部在土壤中分泌出一些对自身有害的毒性物质,这些物质会随着重茬种植在土壤中连年积累、逐年增加,不仅会抑制大蒜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大蒜长势差、产量低,严重时会直接导致大蒜黄化甚至死亡。

有效解决措施:大蒜种植应当避免重茬种植,以每年新茬种植最好,对于干尖黄化或者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地块,应当与轮茬换种2-3年后再种植大蒜,轮茬作物可以选择玉米、水稻、甘蓝、韭菜、芹菜等或者豆类、茄果类、瓜类等作物,但是不可与其他葱蒜类作物进行轮茬,否则会加重土壤危害、发生病虫害交叉侵害。

二、幼苗“断奶期”干尖黄化,属于可自然恢复正常生理现象

大蒜幼苗初期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绝大部分是一直由蒜母(种蒜)供应的,当幼苗长到4-8片叶时(苗高大约10公分),蒜母的营养基本会被消耗一空、开始干瘪,幼苗也开始由蒜母供给营养变为根系自主吸收营养,而此时又处于幼苗的旺长期,对养分需求量比较大,并且此时根系还没有发育完全、吸收能力较弱,在此营养转换期内幼苗水肥供应短缺,如果底肥不足,又没有及时追肥,就很容易发生蒜苗营养供给青黄不接或营养供给不平衡问题,缺乏营养的蒜苗就会出现叶片退绿变黄或干尖的现象(黄化干尖叶片一般在底部1-4片叶上出现,白皮蒜会发生在6-10叶时,红皮蒜会发生在5-7叶时)。此阶段也经常被称为大蒜生长过程中的“断奶期”、“退母期”或“烂母期”。

大蒜“退母”期发生的黄化干尖问题,是生育过程中正常生理现象,肥水充足的地块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恢复。

有效解决措施:为了避免“退母期”的大蒜黄化干尖问题的发生,蒜农朋友们可以在播种后30-40天后、“退母期”到来前的5-7天,提前进行浇足水、追足肥,既可以每亩追施20公斤尿素或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也可以每亩追施公斤的人粪尿+20公斤尿素,施肥后要注意及时浇水,就可以有效的解决“退母黄化干尖”问题。

对于发生黄叶干尖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每亩用40克左右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补肥,这样不仅能够减轻黄尖症状,而且还能对大蒜此后的花薹与蒜瓣分化起到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三、施肥不合理诱发大蒜出现黄叶干尖

大蒜是一种根系土壤分布浅、根系不发达、吸肥能力弱、水肥反应敏感的作物,但因为生育周期长、养分需求量大,所以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在总的施肥原则上,要坚持“腐熟有机肥或生物菌肥为主、化肥为辅”、“适量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注意磷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喷施补充”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施足基肥、及时追肥。有条件的蒜农最好采取施肥管理更加精准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

大蒜种植的具体施肥方法以前专门发文介绍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进我主页翻看历史文章,在此不做过多重复介绍。在此重点介绍几种由施肥不当所造成的大蒜黄叶干尖现象。

1、过量施肥烧伤根系:施肥量过大或施肥后不及时浇水,大蒜会因为土壤中肥料浓度过大而发生烧根伤根,进而造成黄叶干尖。

2、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没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用到地中后,一方面未腐熟有机肥在土壤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氨气,会导致根系烧伤或植株中毒,另一方面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菌、虫卵或害虫,施入土壤中容易导致土壤酸化,诱发大蒜发生各类病虫害(尤其是地蛆、根线虫等),这两方面轻则导致大蒜黄叶、干尖,重则会导致大蒜植株死亡。

3、营养元素缺乏:如果大蒜钾、钙、镁、元素不足,也会出现缺素性黄化干尖。

缺钾——大蒜叶片的叶尖发干发黄;

缺钙——大蒜植株上的叶片出现坏死病斑、叶片下弯,心叶发干、叶尖黄化;

缺镁——大蒜植株上下部四周的老叶会先退绿变黄,并向叶尖发展出现叶尖黄化;

缺硼——大蒜生长迟缓,新叶会慢慢黄化干尖,直至叶片枯死;

缺氮也会出现叶片黄化问题。

有效解决措施:以上大蒜黄叶干尖问题都属于营养不足问题,及时喷施相应叶面肥就可以缓解,可以分别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0.1-0.3%的硝酸钙、0.1%的氯化镁、0.3-0.5%硼砂、0.5%尿素溶液等叶面喷施1-2次补充营养。

此外,补锌可以喷施0.2%的硫酸锌溶液,补锰可以喷施0.15%的硫酸锰溶液,补铜可以喷施0.15%的硫酸铜溶液。

四、土壤湿度过大,加重黄叶干尖问题的发生

大蒜比较喜欢湿润阴凉的环境,对水肥需求量大,反应也比较敏感。如果田间浇水量过多过大,或者雨后田间积水排涝不及时,都会造成土壤湿度过大、黏性重不透气,大蒜就会因为呼吸不畅、吸收受抑制、涝根沤根烂根等问题,进而出现黄叶干尖现象。

此外,土壤过度干旱(冬春降水量少、浇水不及时、植株缺水)也会造成黄化干尖问题,大家平时也要多留意。

五、高温会诱发大蒜黄尖,干热风加重危害

大蒜喜凉不耐高温,比较适合在12-16度的环境中生长发育。生育期内,当遇到26度以上的高温时,会大幅增强植株叶片的呼吸作用、加剧水分的蒸发量,同时也会过度消耗大蒜体内的养分物质,进而导致大蒜顶部叶片从叶尖向基部慢慢的黄化,最终出现干尖问题。

如果不巧遇到干热风极端天气,大蒜的黄化干尖问题会更加严重,发生的越早,后期危害越大!

有效解决措施:在夏季高温时,建议广大姜农及时做好喷水降温、用遮阳网遮挡强光等方式进行降温庇荫,也可以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在促进生长、健壮植株同时,提升大蒜自身的生理抗逆性能。

六、病虫害危害原因

造成大蒜黄叶干尖的常见病虫害类型主要有:①病害:霜霉病、软腐病、叶枯病、叶疫病、紫斑病等;②虫害:蒜蛆、蛴螬、潜叶蝇、蓟马等。

由于篇幅字数限制,不在一一将介绍以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播种时注意药物拌种处理,平时注意加强防治,重点说一下对大蒜危害最严重、发生最普遍、最让蒜农头疼的蒜蛆防治方法:

蒜蛆会啃食大蒜的鳞茎,诱发植株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组织坏死腐烂、叶片萎焉枯黄,严重时会导致地中大片蒜株发生死棵问题。

有效解决措施:可以用倍的50%辛硫磷或倍的90%敌百虫或倍的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等药液进行灌根防治。

此外,选用脱毒蒜种、覆膜起垄种植、浇足封冻水、早春及时中耕松土,也是减轻和预防大蒜发生黄叶干尖的重要农业技术手段。

总结:大蒜大蒜黄化干尖的原因有很多种,大家一定要在找准诱发原因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行的防治,这样才能取得更有成效的防治效果。

病害篇主要病害有大蒜叶枯病、细菌性软腐病、大蒜菌核病、疫霉根腐病、疫病等。叶枯病为害特征

叶枯病主要为害蒜叶,发病开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为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薹。

发生特点●大蒜叶枯病的发生与田间温湿度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多年重茬种植,大蒜长势弱的地块发生重。●氮肥施用过多,底肥不足,发病重。●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苯甲溴菌腈、戊唑醇等治疗性杀菌剂,同时配合代森联、吡唑醚菌酯等保护性药剂一起使用,治病的同时防病。

细菌性软腐病为害特征

大蒜染病后,先从叶缘或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串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脚叶先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致全株枯黄或死亡。

发生特点

播种较早,大水漫灌或生长过旺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时可用恶霉灵、络氨铜、枯草芽孢杆菌等喷淋防治。

大蒜菌核病为害特征

发病部位在膜下大蒜假茎基部,初期病斑水渍状,以后变暗成灰白色,溃疡腐烂,腐烂部位发出强烈的蒜臭味。大蒜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表现萎蔫,并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散瓣。

发生特点●连年重茬种植的老蒜区,病原菌基数大发生重。●播种偏早,秋冬季气温高年份,冬前即可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靠近河道下潮地块发生重。防治方法

发病后可使用霉腐利、异菌脲、嘧菌环胺、啶酰菌胺等药剂喷淋防治。

疫霉根腐病为害特征

该病菌主要为害大蒜根和鳞茎,发病初期根呈水渍状逐渐变褐腐烂,剖开鳞茎后,靠近根盘的鳞茎变褐色;染病植株叶片从底部开始向上逐渐变黄,干枯死亡,植株明显矮化,蒜薹细短或不抽薹,严重病株不能形成产量或整株死亡。

发生特点●播种期温度偏低,田间湿度大的年份发生重。●早春气温变化大,浇水过早的地块发生重。●大水漫灌,淹水时间长的地块发生重。防治方法

发病后可用络氨铜、枯草芽孢杆菌、恶霉灵等喷淋茎基部防治。

疫病为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中部或叶尖上生苍白色至浅黄色水浸状斑,边缘浅绿色,病斑扩展快,不久半个或整个叶片萎垂,湿度大时病斑腐烂,其上产生稀疏灰白色霉,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花茎染病亦呈水渍状腐烂,致全株枯死。

发生特点●降雨量大、雾天次数多,温度偏高时发病重。●播期过晚的地块发病重。●施氮肥过早过重的易发病;肥水条件差的田快发病重。●过度密植,造成通风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发病重。防治方法

及时选用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烯酰吗啉等药剂喷施防治,同时注意加强水肥管理。

虫害篇主要虫害有葱地种蝇(蒜蛆)、韭菜迟眼蕈蚊(韭蛆)、刺足根螨、蓟马、斑潜蝇等。葱地种蝇(蒜蛆)为害特征

以幼虫蛀入大蒜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

韭菜迟眼蕈蚊(韭蛆)为害特征

以幼虫群居于大蒜鳞茎处为害,最初外层叶鞘受害,外层叶鞘腐烂后,仅剩叶脉,并逐渐向内蛀食,造成蒜瓣受损,蒜头散瓣。

刺足根螨为害特征

主要为害土表以下大蒜叶鞘和须根基部,造成植株叶片发黄,大蒜长势弱,蒜头小。

蓟马为害特征

被害叶片形成密集小白点或长条状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枯黄,大蒜嫩叶及受害新根停止生长。

斑潜蝇为害特征

雌虫在叶片上刺孔产卵,幼虫在叶组织中蛀食成隧道,呈曲线状,严重时成乱麻状,影响大蒜生长。

防治方法

根蛆、根螨:主要通过播前土壤处理、药剂拌种、发生初期喷淋等进行防治,有效药剂有辛硫磷、毒死蜱等。

蓟马:发生初期可用吡虫啉、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等防治,注意轮换交替使用。

斑潜蝇:当斑潜蝇产卵取食孔达20%以上时,应及时选择渗透比较好的杀卵剂杀灭斑潜蝇虫卵,可选择毒死蜱、吡虫啉、虫螨腈或甲氰菊酯等,注意轮换交替使用。来源:公益植保

精彩推荐:

1、大蒜发黄的原因找到了!怎么防治?

2、大蒜要高产,施肥有方法!这个配方,很多人都不知道!

3、大蒜苗发黄,肯定不正常!原因找准,抓紧预防!

4、看图识大蒜病害,还有用药配方!收藏吧

5、大蒜何时种植好?看看这份全国各地大蒜种植时间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zz/105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