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风湿,很多人很可能代入的只是破坏骨关节,阻碍日常行动方便的“不死的癌症”,但这样远远小瞧了任其发展造成的可能危害,风湿病久治不愈,对身体各关节都有影响,甚至包括心脏,轻视造成风心病更可能致命。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心脏负荷增加,往往导致心功能不全,以至心衰等。本病在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女多于男,约1/3病人无风湿热史,二尖瓣病最常见,出现率达95%—98%,次为主动脉瓣病,出现率为20%—35%,三尖瓣病为5%,肺动脉瓣病仅约为1%,两个以上瓣膜同时累及者称联合性瓣膜病,约占20%—30%。
西医成因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主要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主要是累及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瓣膜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临床上有的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
主要的病因,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的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发生在心脏瓣膜的情况,二尖瓣是最常见受累的部位,主要是瓣尖出现钙化、硬化,甚至出现赘生物,赘生物脱落还可以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所以一般的病因,都是因为风湿热活动而导致。风湿不仅仅破坏骨关节,在脏器上伤害可能更致命。
中医成因1.心血瘀阻:在中医看来,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在中医看来,由于长期的不运动,身体条件比一般人差,然后又在饮食上吃的比较油腻,这样就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蚀,引起心血瘀阻,血气不畅,最后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2:气血两虚: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气血两虚所引起的。作为气血两虚的风湿性心脏病,虽然出现的较少,但是比较难治疗。所以,一旦出现气血两虚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就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3.心肾阳虚:心肾阳虚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是出现率最少的一种风湿性心脏病。但是,作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心肾阳虚现象,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的。
预防风心病平时注意风心病的成因是风湿热,如果要防治,必须要从风湿热症状开始时就注意,否则定是追悔莫及。
1.防止链球菌感染,防止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2.劳逸结合,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轻的体力活动,适当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增加心脏的代偿能力,但是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者风湿活动的时候应该绝对的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应该有家人协助,对于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不少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因为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容易发生心动过速,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造成了心功能不全。
4.合理饮食,心功能不全的时候应该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当限制钠盐含量,每日以十克以下为好,切忌使用腌制品,减少高脂肪饮食、环境、饮料,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应该多吃些水果比如香蕉、橘子,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和兴奋性的药物,节制性生活。
5.不宜做剧烈的运动,应该的定期门诊随访,房颤的病人不宜做剧烈活动,在适当的时期要考虑外科手术,具体的手术要根据医生来判定。
最后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对风湿病危害的了解重视,一定要切记不能拖延病症,将之无视,认为只是“小病”,要不然谁也不知会加重到何种程度。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