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评论!
原文翻译:西南心血管黄刚
在AHA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中度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基础上进行二尖瓣修复,与单纯进行CABG相比,未能改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或降低死亡率。该研究同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在这项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资助的心胸外科试验网络研究中,RobertE.Michler博士等(Montefiore医学中心-心脏中心/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将例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随机分配到单纯CABG组(n=)和CABG+二尖瓣修复组(n=)。患者平均年龄65岁,大约30%为女性,20%为非白人。基线时93%的患者为中度缺血性二尖瓣返流。
主要终点为左心室逆重构的程度,通过1年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变化来衡量。次要终点包括MACCE、死亡、剩余返流、生活质量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在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进行评估。
在存活的患者中,1年时CABG+二尖瓣修复组平均LVESVI为49.6±31.5mL/m2,单纯CABG组为46.1±22.4mL/m2,两组较基线时的变化分别为-9.3mL/m2和-9.4mL/m2。两组1年时LVESVI等级评估无显著差异(P=0.61)
CABG+二尖瓣修复组,二尖瓣返流改善了88%;单纯CABG组改善了70%。经治疗后CABG+二尖瓣修复组的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比例更低(11%vs.31%,P0.)。但是前者的神经性时间(如卒中、TIA和代谢性脑病)更常见(P=0.03),室上性心律失常也更常见(P=0.03)。研究人员还发现,瓣膜修复与更长的搭桥时间(P<0.)及术后住院时长(P=0.)存在相关性。
CABG+二尖瓣修复组死亡率为6.7%,单纯CABG组为7.3%(HR=0.9,95%CI0.38-2.12)。两组1年时的MACCE、死亡、再入院、功能状态或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
Michler认为,本研究没有证明,对于慢性/中度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在CABG基础上常规进行二尖瓣修复存在临床意义。
如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post
cardiovascular.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