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门介入修复新篇章
年12月25日
医院·医院
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病例介绍
患者是一名73岁老年女性,3月前出现出现胸闷、气喘,快步行走时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力减退。经我院心脏超声诊断为二尖瓣脱垂伴重度反流,但家属拒绝外科手术。在予以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经洪浪院长团队综合评估认为,患者诊断明确,考虑其年龄大、低体重、出血风险大、外科手术风险高,具备二尖瓣介入修复指征,决定为患者行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术前超声)
手术过程
圣诞节当天,英雄城南昌飘起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医院院医院开展新技术给予高度重视,院党委书记钭方芳同志、副院长梁斌同志早早来到介入室观摩手术,并详细了解病人及新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情况。洪浪院长术中在二尖瓣脱垂区予以钳夹后发现,P2-3区仍存在残余中度反流,考虑二尖瓣脱垂范围较大所致,遂迅速改变策略,在谨慎评估植入效果后,先后于P2-3区、P2区植入2枚二尖瓣夹(Mitraclip),经食道超声评估,二尖瓣反流从重度降至轻度,二尖瓣无狭窄,未闻及明显杂音,手术成功。
术后,钭方芳书记、梁斌副院长对介入手术的成功表示高度的赞扬,并鼓励洪浪院长及在场工作人员继续努力,再攀高峰。
图中为:洪浪院长,超声科顾平主任,十病区常智堂、曾洪、王晶、刘浪医师,麻醉科周朝辉医师,周云英护士长等介入室团队。
(术后超声)
峥嵘往昔
医院对二尖瓣疾病的介入治疗可追溯至90年代,老一辈李华泰主任在全国率先开展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洪浪院长更是创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仅耗时8分钟”难以逾越的记录。随着介入技术技术革新及发展目前包括二尖瓣、主动脉瓣、外科生物瓣衰败等瓣膜疾病均可通过介入微创治疗。而二尖瓣相对主动脉瓣具有结构复杂、变异性大、难度高等特点,增加了手术的不确定性。
年,李华泰主任带领洪浪(左一)等团队成员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二尖瓣球囊扩张技术
患者招募
目前,医院在招募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如条件合适,可免器械费为其实施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为越来越多的老年瓣膜病,特别是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带来了福音。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