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心资讯发生他汀出现不良反应切勿停

年7月第五周(总第9期)

  各位听众朋友,医生朋友,大家好。网罗“心”资讯,一周“心”开始。由医声网医院的专家团队共同策划的每周“心”资讯又和您见面了。

  服用他汀出现不良反应,擅自停药可能不智;心脏3D透视技术问世,可在细胞水平进行诊断;坎地沙坦较氨氯地平,可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全新的主动脉狭窄分类方法发布,可以更准确预测死亡风险;世界上最小的支架被证明效果良好;美国全新晕厥指南发布;DNA研究再次证明过度补钙有害无益……

  心血管研究的最新成果尽在尽在本期“每周‘心’资讯”。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下载对应原文。

心发现

发生他汀不良反应后切勿自行停药

  高脂血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往往离不开他汀类药物,但肌痛、肌无力和肝酶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出现,使得很多患者违背医嘱自行停药。近日,来自于《内科学年鉴》杂志的一项研究证明,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坚持他汀药物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明显获益。医院的张化冰医生及其同事对名他汀治疗产生副反应的受试者进行了研究。统计显示,出现不良反应后,有70.7%的患者继续他汀治疗,29.3%的患者暂停服用他汀。结果发现,暂停服药的人群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继续治疗的人群。专家表示,高达2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得他汀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而该研究则证明了他汀治疗的重要性,临床医生还须多向患者强调坚持服药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可在细胞水平进行诊断的心脏3D透视技术问世

  心肌组织致密且不透明,要做到3D透视成像非常困难。此前,心肌组织结构分析大都局限在2D水平,最好的显微技术也只不过能看到距组织表面80μm深的地方。而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者近日使用名为FASTClear的技术,做到了在细胞水平对体外人类心脏组织进行3D透视成像,不仅可以看到心脏血管,还可看到心脏组织内部的“脚手架”——纤维组织系统。在各类心脏疾病中,纤维组织的改变各不相同,该技术可通过对纤维组织的精确成像,对包括心律失常、心脏纤维化、炎症以及血流灌注失衡等在内的各种心脏疾病做出诊断。尽管该技术距离真正运用于临床还有很长一段路,但研发者对其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心观点

坎地沙坦较氨氯地平,新发糖尿病风险更低

  近日,在第21届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年会上,CASE-J(坎地沙坦抗高血压生存评估)研究的10年长期随访结果终于公布。该研究再次证明,尽管治疗效果类似,但坎地沙坦的长期新发糖尿病风险较氨氯地平要低约30%。此前,在年的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上公布的纳入名日本高危高血压患者的CASE-J研究3.5年短期随访结果表明,坎地沙坦与氨氯地平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和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作用相似,但坎地沙坦在减少新发糖尿病方面更具优势。

在年轻人群中使用生物瓣膜还应该慎重

  主动脉瓣置换术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但自从上世纪60年代生物瓣膜问世后,关于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孰优孰劣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机械瓣膜使用寿命长,但是需要终生抗凝,存在出血风险;相反,生物瓣膜无需抗凝,但却有瓣膜退行性变导致二次手术的风险。目前,欧美指南均一致推荐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应该植入机械瓣膜,但事实上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生物瓣膜的植入比例都在持续上升。并且有新的研究显示,在年轻人群中植入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的临床结果相似,没有显著差异。日前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杂志》的一篇综述对此问题进行专门讨论认为,瓣膜设计的进步、抗凝药物的发展以及手术技术的成熟等因素都会影响瓣膜的疗效,但是,在没有足够明确的证据证明生物瓣膜适应人群的年龄标准应下调时,临床医生若要在年轻人群中使用生物瓣膜还是应该慎重考虑。

全新的主动脉狭窄分类方法发布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加,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参考血管直径(RVD)是导致PCI术后再狭窄和靶病变失败的重要因素。通常,RVD越小,再狭窄率和靶病变失败率越高。目前,美国市面上可见的最小药物洗脱支架尺寸为2.25mm,可实际上RVD小于2.25mm的血管发生闭塞也会引起症状,但在这么小的血管中植入支架的疗效如何却一直无法证实。日前,发表于《JACCintervention》杂志的一项研究纳入了名平均RVD为1.91mm的患者,对其植入2.0-mm的ResoluteOnyx2.0-mm佐他莫司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后随访12个月发现,靶病变失败率仅为5%,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靶血管心梗率分别为2.0%和3.0%,效果明显好于预期。该研究证明,在如此细小的血管中,仍可以有效进行PCI治疗。除了最小的支架外,由美敦力生产的ResoluteOnyx?DES直径4.5及5.0支架也已经在国外上市,最大可以扩张到5.75mm,为最大的冠脉药物涂层支架,为较大直径的冠脉病变提供了选择。

美国全新晕厥指南发布中文版发布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及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发布了《ACC/AHA/HRS晕厥患者评估和管理指南》,全文发表于《JACC》杂志,这是美国晕厥诊断与处理方面的首个指南。近日,由中国心脏联盟晕厥学会翻译的该指南中文版也更新发布了。该指南在晕厥初步评估及初步评估后续处理、晕厥的进一步评估与诊断、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管理推荐,以及反射性晕厥管理推荐等各个方面,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提供了许多细致、可行的指导建议。点击阅读全文,即可下载指南中英文版全文。

首例PCI诞生40周年

  40年前,年的9月16日,AndreasR.Gruntzig医生在苏黎世进行了世界上第一台PCI手术。尽管在那个年代,患者行PCI术后有1/3会再发心梗,有1/20会发生急性闭塞而行搭桥手术,但PCI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就成为了能与冠脉搭桥手术相竞争的冠脉疾病治疗手段。数十年来,PCI持续不断发展,从心血管疾病,到心脏瓣膜疾病,断扩展,造福了无数患者。近日,为纪念首例PCI诞生40周年,《欧洲心脏病学杂志》推出特刊,介绍了PCI创始人AndreasR.Gruntzig的故事和PCI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PCI热门技术——TAVI。

心生活

补钙无需过度,否则对心脏有害无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刊登过一项研究表明,女性不适当地过量补钙会增加其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而近日发表于《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一项DNA研究再次证明,血清钙离子浓度升高,会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研究者探究了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钙离子浓度的直接相关性,随后证明了这些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有关,进一步得出钙离子浓度每增加0.5mg/dl冠心病风险增加25%、心梗风险增加24%的结论。研究者表示,该研究佐证了血清钙离子浓度与冠心病风险密切相关的观点,因此建议日常钙元素摄入足够的人群不要再额外补钙。

  感谢大家收听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   划:刘 巍 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编辑:张晓静 吴 玲

后期制作:子 琪      

往期回顾

1.能听的"心”闻每周“心”资讯开播啦

2.每周“心”资讯|年6月第二周(总第2期)

3.每周“心”资讯|心跳骤停,无人机或从天而降;蛇毒制剂将用于抗血小板;高龄患者慎用阿司匹林

4.每周“心”资讯

缺血损伤,心脏可通过“光合作用”修复;生物瓣膜钙化,不妨试试超声波;房颤消融,术前且莫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5.每周“心”资讯

生物瓣膜“种”出来;急性脑卒中后应保持何种姿势;无导线起搏器时代无法阻挡;CETP抑制剂降脂效果获肯定

6.每周“心”资讯

急性心梗治疗的“稀血疗法”;只有芝麻四分之一大的超声系统进入临床试验;CTO病变植入全程金属支架长期疗效获肯定;左心耳封堵大规模推广再遭质疑;工作环境过热,患有带状疱疹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7.每周“心”资讯

急性心衰救命的D2F时间;依达赛珠单抗可完全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作用;ICD预防心衰猝死遭大数据质疑……

8.每周“心”资讯

加班和饮酒易导致房颤发生;欧洲心律协会更新NOAC应用指南;心包炎或可预警恶性肿瘤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下载对应原文。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zz/76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