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临床舌诊图解三

五.舌下络脉

  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大络脉,称为舌下络脉。也叫“瘀络”,舌下面的粘膜正中线形成一条连于口腔底的明显皱襞,叫舌系带,舌系带两侧,透过粘膜可见有浅蓝色的舌静脉,中医称谓舌下络脉,或称舌脉。正常人舌脉隐现可见,直径不超过2.7厘米,其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连线的五分之三。颜色暗红。脉络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排列有序。绝大多数为单支.极少有双支出现。

望舌下络脉主要观察其长度、形态、色泽、粗细、舌下小血络等变化。望舌下络脉的方法是: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显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舌下络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皆为血瘀的征象。其形成原因可有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等.

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早于舌色变化,因此,舌下络脉是分析气血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舌下络脉诊法是指对舌下络脉之颜色、形状、充盈等情况进行诊察,以帮助判断疾病的方法。正常舌下络脉隐现于舌下,脉色暗红,脉形柔软,无弯曲紧束等。不超过舌下1/3。故凡察血瘀者当先视舌下脉。舌下络脉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于色泽和形态两方面。舌脉色青紫,其形粗长或怒张,提示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其色淡紫,脉形粗大或怒张,提示寒邪凝滞或气虚血瘀;其色紫红,脉形怒张,提示热壅血滞,其色淡红或浅蓝色,脉形细小,提示正气虚弱。所以舌下络脉的变化,主要提示瘀血病变的存在,根据其色青紫、淡紫、紫红,分别确认瘀血属气滞、寒凝、气虚,还是热壅。将“瘀络”,舌下络脉异常程度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四个级别。0度者即舌下两条静脉隐现,主干直径在2.6毫米以下,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整条舌下静脉无扭曲、怒张;Ⅰ度者(++)即主干饱满,直径不超过2.6毫米,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1/2,轻度弯曲;Ⅱ度者(+++)即主干饱满,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轻度弯曲;Ⅱ度者(+++)证明身体内气血不通。Ⅲ度者(++++)即主干饱满,曲张明显,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或将及舌尖,外带有粗枝状分支或鱼子酱刺状。Ⅲ度者(++++)表示体内有早期肿瘤。

正常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短而细▽

舌下络脉粗胀▽

舌下络脉曲张▽

望舌苔

(包括正常苔、薄苔、厚苔、腻苔、腐苔、霉苔、润苔、滑苔、燥苔、糙苔、剥苔、类剥苔、地图舌、镜面舌)

1、正常苔?正常苔的颜色为苔薄色白、颗粒均匀,胖瘦、干润适中,而舌色呈现淡红、清爽的颜色。

2、薄苔?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苔,又称见底苔。见于正常人或表证?薄苔属于正常的舌苔,薄而均匀的分布在舌面,中心稍厚。薄苔原本因胃气上蒸而形成.?有病时,舌苔薄表示病初起,病邪在表,病较轻浅。

3、厚苔?透过舌苔见不到舌体的苔,又称不见底苔。见于里证?厚苔多表示病邪较盛,由表入里?或肠胃功能障碍,而有消化不良?或内有痰湿,随着病情进展舌苔会逐渐加厚。

4、腻苔?腻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舌面罩着一层粘液成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看见。?腻苔多因水湿不化而成,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

5、腐苔?腐苔苔厚而颗粒粗大疏松,形状如同豆腐渣堆积舌面,容易刮落。?多为邪热蒸腾胃中腐浊上升而成?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主胃气衰败,湿浊上泛

6、霉苔?气阴两虚,湿热秽浊之邪泛滥

7、润苔?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见于正常舌苔?或疾病过程中津液未伤

8、滑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主寒?主湿

9、燥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津液耗损?湿浊内阻,津液不能上承。

10、糙苔?苔质粗糙。?干结粗糙--热盛伤津之重症?粗糙而不干--秽浊之邪盘踞中焦

11、剥苔?指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剥脱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剥脱部位有时与舌面脏腑分部有关。?舌红苔剥--阴虚?舌淡苔剥--血虚或气血两虚?先天性剥苔常见于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

12、类剥苔?是指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

13、花剥苔?花剥苔,苔腻滑--正气已虚,湿浊未化

14、地图舌?指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移动者?主胃气亏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15、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舌色红--胃阴干涸?多见于阴液严重损伤的病症。?若舌光而色红绛,为热盛伤阴。?舌光而色淡,为气阴两伤。?若舌光而形色枯萎者,为元气耗伤的危重病症。

(二)苔色(包括白苔、黄苔、灰黑苔)1、白苔?舌苔薄白而润--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轻证;阳虚内寒。?舌苔薄白而干--风热表证。?舌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水湿内停。?舌苔白厚腻--湿浊、痰饮、食积内停。?舌苔白厚腻而干--湿浊中阻,津不上承。?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温病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苔白而燥裂,扪之粗糙--燥热伤津。

2、黄苔?薄黄苔--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黄白相兼苔--表证处于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黄腻苔--湿热蕴结、痰饮化热,或食积热腐。?黄糙苔、黄瓣苔、焦黄苔--均主邪热伤津,燥结腑实之证。?黄滑苔--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阳虚之体感受湿热之邪。

3、灰黑苔?灰苔与黑苔同类,灰苔即浅黑苔。?意义--主里热或里寒的重证。?苔质的润燥是判断灰黑苔寒热属性的关键?灰黑苔,舌面湿润,舌质淡白胖嫩,--阳虚寒湿、痰饮内停。?黄腻灰黑苔--湿热内蕴,日久不化。?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热极津枯。?霉酱苔(苔黄赤兼黑)--宿食湿浊久积化热上熏;血瘀气滞;湿热夹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本校常年培训针灸、推拿正骨、刮痧拔罐、小儿推拿、保健按摩师、灸疗师、保健调理师、健康管理师、美容师、养老护理员等

联系宫老师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zz/76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