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解剖异常引起心脏内部组织及其发出血管的改变而造成心血管解剖、病理生理的变化,包括先天性、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及大血管疾病等。这其中先天性、瓣膜性心脏病较常见。
若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那它是一个两层楼四个房间的房子。
二楼是左、右心房,一楼是左、右心室,心房间的隔断叫房间隔,心室间的隔断叫室间隔。隔断出现了缺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房、室间隔缺损。
右侧心房通往心室的门户叫三尖瓣,右心室的出口叫肺动脉瓣,左心房通往心室的门户叫二尖瓣,左心室的出口叫主动脉瓣,房间里的门出现了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瓣膜病,这其中包括先天性瓣膜病变。
先天性心脏病中,除了简单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外,还有心脏发出血管的异常,比如:
1.动脉导管未闭: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出生后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如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局限狭窄,管腔缩小,造成血流量减少。病变可以很局限,也可以累及较长片段。
主动脉缩窄
3.冠状动脉瘘:指左右冠状动脉与心脏或大血管存在先天性异常交通,多为先天畸形。半数以上患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但左向右分流量较大者,可在体力活动后出现心悸、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症状。如瘘管进入右房者,更易出现心衰症状。瘘入冠状静脉窦者则易发生房颤。心房颤动需行左心耳封堵也归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范畴。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二、结构性心脏病发病率先心病
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0万。
瓣膜病
我国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5‰-3.‰(很可能低估),按13亿人口估算,瓣膜性心脏病县者约万人,每年需要进行瓣膜手术的患者达0多万例。目前占成人心脏手术的第一位。
房颤
估计每5个中国成年人一生中,就有1人有发生房颤的风险,略低于西方人群;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发生房颤的风险比50岁以上人群增加倍。与51~60岁的人相比,71~80岁的人群中房颤患病率增加5倍,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房颤患病率增加了6倍。
三、结构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而占9%的绝大多数则为环境因素造成,如妇女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尤其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急剧增加。
瓣膜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和创伤等。可以引起单个瓣膜病变,也可以引起多个瓣膜病变。
心房颤动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也有关系。
四、何时就医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仍然会潜在地发展加重,需要及时诊治,以免失去手术机会。
1.经常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
.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
3.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平时呼吸急促。
心脏瓣膜病多呈现慢性发展的过程,在瓣膜病变早期可无临床症状,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房颤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
1.瓣膜病导致左心功能不全时可表现为:胸闷憋气、心悸气短。
.二尖瓣狭窄严重时因肺淤血、肺高压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端坐呼吸、咯血。
3.瓣膜狭窄可导致心脏射血不足,引起冠脉及脑供血不足,表现为:胸痛、黑懵、晕厥。
4.瓣膜病累及右心功能,可引起脏器血液淤积,表现为:下肢水肿、腹胀、腹水、胸腔积液、食欲差。
5.房颤栓子脱落可引起脑栓塞或肢体栓塞的相应症状。
五、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传统的开胸外科手术需要闯过全麻关、开胸手术关及术后复原关这三道关,很多患者因此畏惧手术,延误病情。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导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不断改进,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逐步成熟,不少以往需要开胸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者,目前可采用非开胸微创介入封堵术治疗。
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小创口解决大麻烦!仅需要一针穿刺,就可以解决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
使用专门封堵器,通过微创介入的途径封堵病变位置。
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此类病人外科手术修补较困难,而通过室间隔穿孔封堵术(类似于先天性室缺封堵),可使其得到有效治疗。
利用弹簧圈、血管塞或缺损封堵器,通过微创介入途径完成冠状动脉瘘栓塞封堵术。
纯超声引导下先心病介入治疗是我院先心病治疗的一大特色,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该治疗方式避免了使用造影剂和放射线对人体的负面影响,让患者受益。
通过微创介入的途径对主动脉缩窄进行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从而治疗主动脉缩窄。
房颤可导致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口服抗凝药物可预防左房血栓的形成,但以下四类情况不适合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1.不适合长期口服抗凝者(运动员、演员、社交活动较多者等);
.服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的基础上仍发生卒中或栓塞事件者;
3.服用口服抗凝药容易发生出血者;
4.HAS-BLED评分≥3者(出血风险评分高)。
57%的瓣膜性房颤和90%非瓣膜性房颤血栓均来自左心耳,所以对于存在上述情形的患者可选择左心耳封堵术治疗。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项微创手术,无需开胸,仅通过大腿内侧静脉将导管送入心脏,在左心耳释放封堵器,封闭左心耳口部,经过一段时间,心脏内皮细胞会覆盖封堵器表面使左心耳完全闭合,绝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45天后可终身停用抗凝血药物。
通过微创介入的途径对二尖瓣关闭不全进行治疗。
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源于外科二尖瓣缘对缘缝合技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安全性高,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亟待缓解症状或延长生命的患者,MitraClip提供了一种替代治疗选择。
我国自主研发的经心尖二尖瓣夹合系统(ValveClamp)具有输送系统型号更小、捕获范围更大、适应证更广、操作更简单等优点。
针对心脏内瓣膜狭窄的病人,可以通过微创介入的途径置入球囊进行扩张,从而解除瓣膜狭窄。
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来源:医院,转载请注明出处!
他们都在看头条《潍坊新闻》头条播出我市经济稳步提升典型做法追踪
高密市长接听的这些热线问题,有回复了!特约评论
全球思维把握发展大势只争朝夕抢抓发展机遇严管严治
交警特警城管联合执法,就为整治这事!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