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三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

、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者是

A、单侧游离缺失

B、双侧游离缺失

C、非游离缺失

D、间隔缺失

E、前牙缺失

、根据Kennedy分类法,右上,左上缺失属于

A、第一类第一亚类

B、第一类第二亚类

C、第二类第一亚类

D、第二类第二亚类

E、第三类第一亚类

、根据牙列缺损的Kennedy分类,33-43缺失者属于

A、第三类第二亚类

B、第三类第一亚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第二亚类

E、第四类

、以下关于模型观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观测线是牙冠解剖外形最突点的连线,不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

B、观测线是牙冠解剖外形最突点的连线,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

C、观测线是观测杆沿牙冠轴面最突点画出的连线,不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

D、观测线是观测杆沿牙冠轴面最突点画出的连线,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

E、观测线是观测杆沿组织表面最突点画出的连线,不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

、二型观测线倒凹大的一侧是

A、远缺隙侧

B、近缺隙侧

C、颊侧

D、舌侧

E、近远缺隙侧都有

、Ⅰ型观测线适用于Ⅰ型卡环,其特点是

A、固位好,稳定和支持作用稍差

B、固位和稳定好,支持作用稍差

C、固位和支持作用好,稳定作用稍差

D、固位、稳定和支持作用都不好

E、固位、稳定和支持作用都好

、导线卡环固位、稳定和支持作用均好的是

A、一型观测线

B、二型观测线

C、三型观测线

D、四型观测线

E、以上均正确

、后牙游离缺失者一般采取模型向前倾斜,义齿就位方向应

A、垂直就位

B、水平就位

C、从前向后

D、从后向前

E、以上说法均正确

、前牙缺失多采用模型向后倾斜,义齿就位方向应

A、垂直就位

B、水平就位

C、从前向后

D、从后向前

E、以上说法均正确

、在可摘局部义齿就位方式的选择中,使缺隙两端基牙的倒凹适当地集中在一端基牙,应采用的方法是

A、调凹法

B、均凹法

C、填凹法

D、减凹法

E、增凹法

、模型观测器的分析工具倒凹尺宽度分别为

A、0.10mm、0.15mm、0.25mm

B、0.20mm、0.5mm、0.75mm

C、0.25mm、0.5mm、0.75mm

D、0.3mm、0.55mm、0.75mm

E、0.35mm、0.55mm、0.75mm

、模型观测器分析工具包括

A、分析杆

B、倒凹尺

C、描记铅芯

D、成形蜡刀

E、以上说法均正确

、下列有关模型观测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确定义齿就位道

B、确定软硬组织倒凹

C、确定牙尖交错(牙合)

D、辅助制订修复治疗计划

E、确定余留牙导平面的位置

、调节倒凹法是

A、两侧基牙长轴延长线的平分线为就位道

B、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

C、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牙合)力方向不一致的就位道

D、就位道与基牙长轴一致

E、就位道与(牙合)力方向一致

、适合采用平均倒凹法确定就位道的是

A、后牙游离缺失

B、前牙缺失

C、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

D、前、后牙同时缺失

E、缺牙间隙多,倒凹大

、不适合采用调节倒凹法确定就位道的是

A、后牙游离缺失

B、前牙缺失

C、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

D、前、后牙同时缺失

E、缺牙间隙多,倒凹大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观测时,一型观测线为

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

B、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

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小

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

E、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观测时,二型观测线为

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

B、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

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小

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

E、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观测时,三型观测线为

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

B、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

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不变

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

E、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

、下颌44,46,47,48,35,36缺失,余留牙均正常的患者适合做

A、固定义齿

B、可摘局部义齿

C、覆盖可摘局部义齿

D、活动桥

E、即刻可摘局部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的非适应证为

A、双侧游离缺失

B、需升高颌间距离者

C、牙弓一侧牙槽骨缺损较大

D、口腔溃疡经久不愈者

E、新近拔牙者,等待伤口愈合期间

、不适合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疾病是

A、颞下颌关节病

B、牙周病

C、AIDS

D、癫痫

E、偏头痛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适用于

A、因手术造成的牙列缺损

B、游离端缺失

C、牙槽嵴低平者

D、拔牙创未愈合

E、以上都对

、易出现义齿的翘动等不稳定现象的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

A、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

B、胶连式义齿

C、牙支持式义齿

D、金属铸造支架式义齿

E、黏膜支持式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按义齿的支持组织不同,可分为

A、两种类型

B、三种类型

C、四种类型

D、五种类型

E、仅有一种类型

、可摘局部义齿在修复义齿时,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

A、1/2

B、1/3

C、2/3

D、1/4

E、3/4

、义齿承受的(牙合)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的义齿类型为

A、金属铸造支架式义齿

B、牙支持式义齿

C、胶连式义齿

D、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

E、黏膜支持式义齿

、义齿利用树脂基托将钢丝弯制卡环、人工牙等连接成整体的义齿类型是

A、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

B、胶连式义齿

C、牙支持式义齿

D、金属铸造支架式义齿

E、黏膜支持式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按照义齿对所承受力的支持方式分类的话在临床上最常用的形式是

A、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B、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C、钢丝弯制式可摘局部义齿

D、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E、黏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三种支持形式中,哪一描述是错误的

A、主要由天然牙来承担(牙合)力的称牙支持式

B、牙支持式多用于缺牙数目不多而基牙健康者

C、黏膜支持式义齿多用三臂卡增加固位,减轻黏膜负担

D、混合支持式义齿尤其适用于游离缺失的牙列缺损

E、混合支持式义齿是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承担(牙合)力

、黏膜支持式义齿

A、(牙合)力通过卡环传导到基牙上

B、(牙合)力通过(牙合)支托传导到基牙上

C、(牙合)力通过(牙合)支托传导到黏膜和牙槽骨上

D、(牙合)力通过基托传导到基牙上

E、(牙合)力通过基托传导到黏膜和牙槽骨上

、牙支持式义齿

A、主要由天然牙来承担(牙合)力

B、多用于缺牙数目多,基牙健康者

C、尤其适用于游离缺失的牙列缺损

D、基托尽量大,以分散(牙合)力

E、以上都不对

、下颌舌侧牙槽嵴为垂直型,设计舌杆,舌杆上缘位置应

A、止于下前牙舌隆突上

B、止于下前牙舌侧龈缘

C、止于下前牙舌侧龈缘3mm处

D、止于下前牙舌侧龈缘6mm处

E、止于下前牙舌侧龈缘8mm处

、对大连接体的要求,哪项不正确

A、扁平形或板条形

B、不压迫骨性突起

C、边缘圆钝

D、不妨碍唇颊舌活动

E、尽量增加宽度,可保证足够强度

、肯氏一类牙列缺损,如果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5mm,大连接体应该采用

A、舌杆

B、舌板

C、唇杆

D、舌杆+连续卡环

E、前牙舌隆突上连续卡环

、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小连接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妨碍咬合

B、不能滞留食物

C、增强支持和稳定

D、避免影响义齿就位

E、位于牙齿邻间隙内的非倒凹区

、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小连接体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与大连接体应呈锐角

B、小连接体平行越过龈缘并缓冲

C、位于牙齿邻间隙内的倒凹区

D、将卡环、支托、基托等与大连接体相连接

E、小连接体要有足够的柔软度

、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种类包括

A、舌板

B、腭板

C、舌杆

D、腭杆

E、以上说法均正确

、下列对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要求,除外的是

A、杆的边缘应圆钝

B、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

C、不能妨碍唇、颊、舌的运动

D、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坚韧、不变形

E、不能压迫上颌腭隆突、下颌舌隆突及其他骨性突起

、有关可摘局部义齿的大连接体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整体

B、传递和分散(牙合)力至基牙

C、防止义齿翘起、摆动、旋转、下沉

D、减少基牙在功能状态时所承受的扭力

E、可减小基托面积,并可增加义齿的强度

、侧腭杆与龈缘的关系是

A、与龈缘接触

B、离开1~3mm

C、离开4~6mm

D、离开6~10mm

E、离开11~15mm

、前腭杆应位于

A、腭皱襞处

B、腭皱襞之后,上腭硬区之前

C、上腭硬区

D、上腭硬区之后

E、颤动线之前

、前腭杆的前缘应

A、位于上前牙舌隆突上

B、位于上前牙舌侧龈缘

C、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3mm

D、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6mm

E、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10mm

、后腭杆位于

A、上颌硬区之前

B、上颌硬区

C、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

D、颤动线

E、颤动线之后

、后腭杆的两端弯向前至

A、第二双尖牙

B、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

C、第一磨牙

D、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

E、第二磨牙

、侧腭杆离开龈缘的距离至少是

A、1~2mm

B、2~4mm

C、4~6mm

D、6~8mm

E、8~10mm

、双侧上颌后牙游离端缺失者,设计义齿时应该选用的大连接体形式为

A、前腭杆

B、后腭杆

C、联合卡环

D、腭板

E、RPA卡环组

、下颌局部义齿修复中,舌杆适用于

A、口底浅,舌系带附着过高

B、下前牙向舌侧倾斜

C、下颌舌侧倒凹过大

D、下前牙向唇侧倾斜,舌系带附着低

E、下颌双侧全部后牙缺失,舌系带附着高

、采用舌杆时,下前牙舌杆距牙龈缘距离为

A、2mm

B、3~4mm

C、5mm

D、5~6mm

E、7mm

、关于舌板的适应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牙松动需用夹板固定

B、舌系带附着过高或舌面间隙不能容纳舌杆

C、舌体经常出现阿弗他溃疡

D、口底浅,舌侧软组织附着高

E、舌侧倒凹过大不宜用舌杆

、大连接体舌杆边缘圆滑,下缘厚约为

A、0.5mm

B、1mm

C、1.5mm

D、2mm

E、3mm

、大连接体舌杆边缘圆滑,上缘厚约为

A、0.5mm

B、1mm

C、1.5mm

D、2mm

E、3mm

、间接固位体的作用是

A、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强度

B、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美观

C、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强度

D、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稳定

E、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舒适

、与金属基托比较,塑料基托

A、美观,温度传导好,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B、美观,温度传导差,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C、美观,温度传导好,舒适,不易自洁,强度差

D、美观,温度传导好,不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E、美观,温度传导差,不舒适,不易自洁,强度差

、可摘局部义齿中有传导力作用的部件中,除外

A、人工牙

B、基托

C、大、小连接体

D、卡环体

E、卡臂尖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中不包括

A、人工牙

B、基托

C、固位体

D、预备体

E、连接体

、铸造(牙合)支托宽度为

A、磨牙颊舌径的1/2

B、磨牙颊舌径的2/3

C、双尖牙颊舌径的1/2

D、双尖牙颊舌径的1/3

E、双尖牙颊舌径的2/3

、决定基托伸展范围不必考虑

A、缺牙多少和部位

B、基牙健康状况

C、牙槽嵴吸收程度

D、(牙合)力大小

E、患者的要求

、铸造(牙合)支托在基牙(牙合)缘处的厚度为

A、0.5~1.0mm

B、1.0~1.5mm

C、1.5~2.0mm

D、2.0~2.5mm

E、2.5~3.0mm

、(牙合)支托可放在

A、基牙近远中边缘嵴上

B、上颌磨牙颊沟处

C、下颌磨牙舌沟处

D、前牙舌隆突处

E、以上都对

、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功能不包括

A、连接义齿各部件成一整体

B、承担传递分散(牙合)力

C、修复缺损的软硬组织

D、直接有效的固位作用

E、间接固位作用

、对下颌双侧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有良好的封闭

B、边缘圆钝,不刺激黏膜

C、颊舌侧边缘伸展至黏膜皱折处

D、不妨碍颊舌的功能运动

E、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与天然牙的接触关系,不正确的是

A、基托对天然牙无压力

B、应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可增强固位

C、近龈缘处基托要做缓冲

D、前牙区基托边缘在舌隆突上

E、舌腭侧基托边缘与天然牙轴面非倒凹区接触

、上颌义齿远中游离端基托的颊侧应

A、覆盖整个上颌结节

B、覆盖上颌结节的2/3

C、覆盖上颌结节的1/2

D、覆盖上颌结节的1/3

E、让开上颌结节

、不属于连接体的是

A、卡环与基托相连部分

B、卡环与舌杆相连部分

C、卡环与金属网状结构相连部分

D、卡臂与(牙合)支托相连部分

E、牙弓两侧鞍基相连部分

、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的部件是

A、间接固位体

B、直接固位体

C、桥体

D、Ⅰ杆

E、邻面板

、哪项不是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

A、固位体

B、基牙

C、人工牙

D、基托

E、连接体

、下列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

A、不损伤口内的软硬组织

B、对基牙不应产生矫治性移位

C、显露金属要少,不影响美观

D、有固位作用,能保证义齿不致脱位

E、以上说法均正确

、属于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缺点的是

A、色泽美观

B、操作简便

C、容易自洁

D、温度传导作用差

E、便于修理、添加和重衬

、可摘局部义齿铸造金属基托的厚度约为

A、0.5mm

B、1mm

C、1.5mm

D、2mm

E、2.5mm

、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厚度一般为

A、0.5mm

B、1mm

C、1.5mm

D、2mm

E、2.5mm

、对牙槽嵴损害最小的人工牙是

A、解剖式瓷牙

B、非解剖式塑料牙

C、解剖式塑料牙

D、半解剖式瓷牙

E、半解剖式金属(牙合)面牙

、可摘局部义齿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

A、0°

B、10°

C、20°

D、30°

E、40°

、可摘局部义齿半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

A、0°

B、10°

C、20°

D、30°

E、40°

、可摘局部义齿非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

A、0°

B、10°

C、20°

D、30°

E、40°

、与解剖式人工牙比较,非解剖式人工牙

A、咀嚼效能差,侧向力大

B、咀嚼效能差,侧向力小

C、咀嚼效能好,侧向力大

D、咀嚼效能好,侧向力小

E、无差别

、与非解剖式牙比较,解剖式牙在正中(牙合)时

A、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差,侧向力小,功能较强

B、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差,侧向力小,功能较弱

C、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差,侧向力大,功能较强

D、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好,侧向力小,功能较强

E、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好,侧向力大,功能较强

、能传导咀嚼压力到牙槽嵴黏膜上并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是

A、(牙合)支托

B、卡臂尖

C、人工牙

D、基托

E、连接杆

、上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

A、末端人工牙远中

B、翼上颌切迹前方

C、翼上颌切迹

D、翼上颌切迹后方

E、上颌结节

、下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

A、末端人工牙远中

B、磨牙后垫前方

C、磨牙后垫前缘

D、磨牙后垫1/3~1/2

E、磨牙后垫后缘

、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调节中,哪项不正确

A、用锻丝卡增加纵向固位力

B、调整就位道

C、调整固位臂进入倒凹的深度

D、增加直接固位体数目,一般2~4个

E、调整基牙上固位体的固位形,倒凹深度小于1mm,坡度大于20°

、大连接体的主要作用是

A、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整体

B、保护口腔内软组织

C、提高义齿舒适性

D、增加义齿固位及稳定

E、形态美观

、可摘局部义齿中起辅助固位和增强稳定作用的部分是

A、卡环

B、连接体

C、基牙

D、间接固位体

E、人工牙

、间接固位体与支点线关系最好的是

A、与义齿游离端在支点线两侧,并远离支点线

B、与义齿游离端在支点线同侧

C、靠近支点线

D、在支点线上

E、利于美观

、以下关于间接固位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B、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C、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D、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E、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弱

、间接固位体为防止义齿

A、翘起

B、摆动

C、旋转

D、下沉

E、以上说法均正确

、间接固位体及可起间接固位作用的部件是

A、金属舌板

B、附加卡环

C、连续卡环

D、(牙合)支托

E、以上说法均正确

、直接固位体主要指的是

A、卡环

B、腭板

C、基托

D、(牙合)支托

E、以上均正确

、固位体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A、简单固位体和复杂固位体

B、直接固位体和间接固位体

C、单一固位体和多样固位体

D、一次固位体和二次固位体

E、固定固位体和活动固位体

、牙槽嵴部位有骨尖或骨突、骨嵴,在义齿在受力时造成疼痛的部位,一般不见于

A、尖牙唇侧

B、上下颌隆突

C、内斜嵴

D、上颌磨牙腭侧

E、上颌结节颊侧

、与戴入局部义齿后基牙疼痛无关的因素是

A、基托伸展过长

B、基托与基牙接触过紧

C、支托上有高点

D、卡环过紧

E、设计不当基牙受力过大

、人工牙面过小、低、关系不好,义齿恢复的垂直距离过低,最终导致的是

A、义齿弹跳

B、义齿翘动

C、义齿咀嚼功能差

D、义齿基托与组织不密合

E、义齿摆动

、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就位困难的处理方法是

A、用力将义齿戴入

B、缓冲基托组织面

C、缓冲卡环体

D、调整(牙合)支托

E、确定阻碍部位后逐步调改、缓冲

、不会造成局部义齿摘戴困难的是

A、基托进入组织倒凹

B、卡环臂过紧

C、就位方向不对

D、卡臂尖进入倒凹过深

E、基托与黏膜组织不贴合

、下列可以造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中,除外

A、义齿与组织之间出现缝隙

B、卡环过紧,基托紧贴牙面

C、基托与天然牙之间有间隙

D、卡环与基牙不贴合

E、原有基托与组织不密贴

、义齿初戴造成发音不清晰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刚刚戴入义齿,没有适应

B、牙齿排列偏向舌侧

C、上颌腭侧基托过厚

D、卡环或者其他固位体过紧

E、下颌舌侧基托过度伸展

、铸造间隙卡环深度和宽度为

A、0.9mm

B、1mm

C、1.3mm

D、1.5mm

E、2mm

、(牙合)支托凹底面与牙长轴的角度不大于

A、30°

B、60°

C、90°

D、°

E、°

、切支托凹位于下颌尖牙近中切嵴,宽约

A、1mm

B、1.5mm

C、2mm

D、2.5mm

E、3mm

、舌隆突支托凹位于尖牙舌隆突上,位于

A、颊面颈1/3和中1/3交界处

B、舌面颈1/3和中1/3交界处

C、颊面颈2/3和中1/3交界处

D、舌面颈2/3和中1/3交界处

E、舌面颈1/3和颊面1/3交界处

已经收到货的小伙伴,别忘记利用配套课程和网站题库哦!

冲刺必备!3-5天即可看一遍!

根据最新版人卫大纲修订,涵盖96%的易考点!

图文结合易懂。你能理解70%高分通过是没问题的。绝对比各种押题实在。牢记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拿到这套书,你们可以把人卫版的大厚本给丢掉了!(*^▽^*)

一册在手,考试无忧!(每天读1小时,轻松过医考)

福利①:送技能历年真题(纸质版)限量!(已送完,不在赠送)

福利②:送副科大总结(纸质版),轻松额外提高副科40分!

福利③:送辅导网课(精选价值万元)

福利④:送价值元的口腔巴巴内部网站题库!

备注:(彩色图谱+内部题库+网课一起复习效果更佳哦!失去了题库就失去了这套书的灵魂!)章节练习+模拟试卷+六大主课精选易考押题!

购买联系会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ocmqc.com/ways/14998.html

 


当前时间: